题目详情

一位教师讲解《春晓》的教学片断:

教师板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就诗的意境、写作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提问。

学生甲:既然“不觉晓”了,为什么还能“闻啼鸟”呢?

教师:这写的是清晨睡眠时的情景。

学生乙:那么怎知“夜来风雨声”呢?这里写得不太妥当。

教师:作者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春晓》流传至今,哪有错的道理?

众学生:笑了。

从该教学片段看,师生关系的类型更容易形成( )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参与型
  • B.命令—服从型
  • C.放任—自流型
  • D.合作—对话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命令一服从”型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1)教师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时时处处“唯教师是”,以至于将自己的人格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2)在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总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自以为是的独白”,将学生视为无声被动的机器、可以随意涂抹的“白板”。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达到目的而又不择手段,从而造成教育本真意义的失落。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 B.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C.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 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