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课程标准的性质。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I)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构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 识点或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内容要领等)。它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2)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 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 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因此,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 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的观念,它为课程实 施者(如教师、学生)作为独立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使课程具备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5)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
-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 B.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C.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 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