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材料:

某教师教《宋定伯抓鬼》时,按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描写宋定伯勇敢、机智的形象。一个学生发言说:“我认为宋定伯是虚伪的,他欺骗了鬼,鬼说了真话,所以被抓了。”学生和老师都一愣,随即老师对他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表现予以表扬,课堂活跃起来。老师放弃了原定教学设计,提出新的问题与学生讨论:“面对邪恶之徒要不要也讲诚信呢?”“诚信和策略应如何实施呢?”……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

(1)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2)请对该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知识点】教学实施过程

(1)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2)该老师处理学生回答与预设不同的做法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也符合教学过程的科学要求.值得学习。

首先,该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还能因势利导启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建立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其次,该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中启发学生们就学生新颖的问题展开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要求。

最后。讨论法是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加深理解的有效教学方法。李老师正是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正确处理学生回答与预设不同的现象。才能更好更精彩地完成课堂教学。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