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5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5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问题(一):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通过从平面图形中发现角、指出角、画角,使学生经历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2.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问题(二):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板书“角”字,问:这是什么字?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上面有角?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角的数学乐园游玩,在角的乐园里,我们不仅能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在哪些地方有角。

【设计理由】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出示课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到它们吗?

【设计理由】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具体的图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3.出示练习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做适时的纠正)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表象的正确认识。

4.教师拿出各种形状的纸,提问学生:在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最后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的纸问学生,这张纸有角吗?(没有)

【设计理由】当学生对角形成正确的表象后,再次从平面图形中准确找角,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角不但能独立存在还可藏在图形中。

5.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圆形纸,试着折出一个角。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哪里。

【设计理由】通过动手操作拆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出角的表象。

二、动手实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1.摸一摸你所折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它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尖儿,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2.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同样角的各个部分也都有名字,出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教师结合幻灯片的演示强调:这个尖尖的部分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

3.课件出示几个角,请同学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角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三、观察比较,知道角有大有小

1.活动一:学生自己先用活动角摆一个角,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摆一个比自己手中的角更大或者更小的角。

2.活动二:师生互动,先由教师摆出一个角,然后学生再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大的角,到前面比一比,再让学生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小的角进行比较。

3.课件演示: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角,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谁大谁小?

4.课件出示练习题:下面的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设计理由】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实践,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角埋下伏笔。

四、动手尝试,掌握角的画法1.活动一:学生练习画角(1)怎样画一个角呢?学生自由尝试画角。(2)展示画对的角,请同学说说是怎么画的。(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画角需要用到一些什么工具呢?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设计理由】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2.活动二:学生进一步练习画角(1)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理由】巩固学生对角的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2)出示课件,请你画一个比老师的角更大的角和一个更小的角。

【设计理由】简单渗透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小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先要定顶点。再从顶点引两边。边长短,角不变。

开口小,角就小。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记忆角的组成、角的画法及角的大小。2.出示课件:欣赏角在生活中的应用。3.猜猜看一张长方形的纸有4个角,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4.出示课件:找找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