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2022上半年真题)教学“比较分数大小”的内容,罗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

大多数用了通分法和化小数法解题,但由于粗心,有几个做错了。罗老师在小鹏作业本上写“用化小数法,不错!再细心点就好了”。

少数的用了画图法和估算法,且都对了,小萌也是,但图画得不规范,罗老师在她的作业本上写:字迹清秀,页面整洁,如果饼图画得规范些就好了。

还发现一个“特例”,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小涛,在比较分数45和213大小时,用了化同分子的方法,于是在他的作业本上写:解法独特,希望不断闪烁智慧火花。

第二天上课, 罗老师分类点评并讲解。拿到作业本后小涛看到评语很高兴,并主动找老师。罗老师再次肯定了他勤于思考的品质。

渐渐小涛对数学产生兴趣,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还当上了数学课代表。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罗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中,罗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材料中,罗老师对小涛的解法作出肯定,表扬小萌的字迹清秀等,并没有因为学生存在的某些不足就批评、放弃学生,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材料中,罗老师在点评作业时,针对同学们不同的解题情况,对出不同的点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材料中,小涛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题时,罗老师及时肯定小涛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充分发挥主动性、说明罗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到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综上所述,材料中的罗老师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