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此外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
选项A,关于教育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选项B,关于教育目的,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学而优则仕”。
选项C,关于教育内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包括“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选项D,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全面教育、巩固性原则。“藏息相辅”出自于《学记》中。故排除。
题干中,AB为孔子的思想,符合题意。C选项中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而不是六艺。D选项“藏息相辅”出自于《学记》中。故排除。
故本题选AB选项。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