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这句话体现的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 A.德智并重
- B.官师合一
- C.脑体分离
- D.学在官府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有:(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知类通达。”的意思是:学习了一年,就考查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查他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众。学习了五年,就考查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就考查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小成”。学习了九年,就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贯通。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德智并重,所以 A 选项符合题干。
B项,官师合一是指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与题干表述无关。
C项,脑体分离是指一部分脑力劳动者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成为劳心者,与题干无关。
D项,学在官府指学校教育为奴隶主贵族统治者所专有,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术,与题意不符。
综上可知,BCD均不符合题干,故选A。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