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内容:
《换尾巴》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小松鼠,小兔子拥有一个又短又软的尾巴,而小松鼠拥有一个又粗又硬的尾巴,它们两个都觉得自己的尾巴太丑。有一天,它们相遇了,说起这个事情,就决定彼此换了尾巴。换好尾巴后的一天小松鼠在森林里面采东西吃,累了后想用自己的尾巴夹起来坐下休息,但是因为换了尾巴所以支撑力不够就翻了个跟头。小松鼠决定马上去找小兔子把尾巴换回来。而小兔子呢在森林里面玩遇上了大灰狼,按平时就会跑走了,但是因为换了小松鼠的尾巴,所以跑不动了,这时幸好小白兔的妈妈来了,跑的飞快把大灰狼引开了才把小白兔救了,小白兔发现是因为尾巴的缘故才这样,所以它马上就去找小松鼠换尾巴了,从此他们再也不觉得自己的尾巴丑了!
基本要求:
(1)完整讲述故事;
(2)结合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2-3个问题。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大意,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2.技能目标:能根据故事内容积极参加讨论,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情感目标:喜欢听故事,体验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尾巴,知道尾巴的不同功能。
活动难点:理解故事深层含义,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三、活动准备:小动物及尾巴图片、小兔子挂图、小袋鼠挂图、大灰狼挂图、兔妈妈挂图。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一一律动导入
由《走路歌》引出歌曲当中的小动物来到教室当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一一活动展开
1.教师声情并茂完整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出示人物挂图,帮助幼儿串联故事内容。
(1)出示小松鼠、小白兔挂图,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尾巴的特点。
(2)结合挂图,向幼儿呈现互换尾巴后两个小动物的形态,帮助幼儿从感官上感受尾
巴的不同。
提问:小松鼠和小白兔互相交换尾巴了吗?他们分别拥有了什么样的尾巴。
(3)出示小松鼠在森林里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换位尾巴之后的小松鼠遇到了
什么问题。
(4)出示小白兔的图片并提问:小白兔遇到了什么问题?谁救了他?
(5)出示最后的图片,提问幼儿故事中的小白兔和小松鼠后来怎么样了?把尾巴换回
来了吗?
教师小结:每只小动物都有不同的尾巴,它们尾巴都有自己的用处;每个小朋友身上也
都有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喜欢自己,欣赏自己。
3.找尾巴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升华幼儿情感。
师:又有些小动物也赶来了,请小朋友看一看都有谁?
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几只小动物和你之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你愿意帮
助它们把尾巴找回来吗。
(三)结束部分——歌唱结束
幼儿在愉悦优美的歌唱中结束本次活动,提升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美工区画出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
下列国家中,建造了胡夫金字塔的是()。
-
- A.伊朗
- B.法国
- C.德国
- D.埃及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