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1)~(2)题。
雪地里的红棉袄佚名
①三十年前,我八岁。
②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背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苦。
③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有女人,日子少光彩。于是,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驮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十五岁,嫁来时,驴屁股上绑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④大约是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舔尽了留在嘴角的米粒。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饭,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两个鸡蛋。
⑤我没喝,也没吃。
⑥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⑦“阿九,你太小,洗不净。”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两个鸡蛋,“还热,吃吧。”
⑧那天,风大,雪大。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
⑨二十年前,我十八岁。
⑩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阿九,咱家你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她说。
?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现在,我三十八岁,号称作家。
?父亲和大哥相继随我母亲去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给嫂子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到写这篇文章时,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
?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饭,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得时间太长?”她说,“都这岁数了,还不会自己疼自己。”
?我没有说话,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眼睛已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竞也全白,但那一刻我跟三十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本课阅读教学制定教学目标。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即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感情,还要让学生领
悟语言特点,运用语言。
请根据上述提示,为第⑩自然段中“我突然发现她眼睛已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这个句子进行教学片段的设计。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①认识“脊、凄、绑、粥、舔、剃、携、熄”8个生字;
②品读重点句子,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③学习作者使用的描写手法,领悟嫂子对“我”的温暖和无私的爱。
(2)教学片段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我突然发现她眼睛已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这句话,大家都是怎么理解的?
生1:我觉得这句话是在描写上了年纪的嫂子的外貌。
师:还有么?
生2:是为后面做铺垫。
师: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描绘嫂子的外貌,到最后了又来描绘呢?有同学说是为后面做铺垫,那是铺垫什么呢?大家再好好读读课文,联系前文好好思考一下,可以互相交流,一会儿我们再来讨论这个句子。
师:讨论有结果了么?谁来说说啊。
生3:我觉得这句话是为了衬托嫂子的心灵美,虽然她年纪大了,眼睛深陷了,头发也都全白了,但这都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所以后面还写到“我”跟三十年前一样觉得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师:嗯,分析得很好,还有没有同学补充啊?
生4:我觉得最后再描写嫂子的外貌,是为了突出嫂子的形象。前面都没有对嫂子外貌的描写,到最后了再描写,虽然这个时候嫂子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就是因为她有美丽的心灵,所以她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最美的。
师:嗯,同学们对这个句子都理解得很透彻了,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嫂子的外貌的?
生5: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吧,把嫂子的眼睛比作枯井。
师:嗯,分析得很好,看,我们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一定要注意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那大家现在都来试着用这种手法来白描一下自己的同桌吧。
生6:李小米今天迟到了,眼睛跟核桃似的,昨晚肯定没睡好。
生7:张大旺有一双眯眯眼,还特爱笑,一笑眼睛就成线了,脸颊上的酒窝也晃得人眼花。
师:同学们修辞都掌握得很好啊,不过呢,在使用上大家还是要下功夫的,争取更传神,更凝练。只有这样,才能进步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