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以下是某位语文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时,课堂上相机布置的两个作业,阅读并进行评析。

教学目标:学会6个生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以及作者对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感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文中使用的表达方法,仿写排比句。

师:上节课,我们一同随着著名文学家朱自清那诗一般的笔调浏览了《匆匆》这篇美文,我们还通过对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对时光匆匆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课,老师想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想看,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那令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时光匆匆?别忘了,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勾画下来,还可以作简单的批注!

……

细读第三自然段

1.生自由读,师巡视辅导

2.全班交流:生读第三自然段,抓住“跨”、“飞”、“溜”、“闪”体会时光匆匆。

师:那么,同学们,时间究竟是在哪些时候从我们身边匆匆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的?

生读排比句:“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再指名读句子,其他学生想象画面;多形式朗读。

3.师:谁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模仿着写一个排比句?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答案:(1)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勾画下来,还可以作简单的批注”这一课堂作业很好地抓住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在《匆匆》这篇课文中,作者由时光匆匆而生发出的淡淡的忧伤时时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教师设计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圈点勾画自己感受最为深刻的句子,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好的课堂作业。同时,教师简短的作业交代中也作了分层的安排:学生可以只默读和圈点勾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作个性的旁批,照顾了不同能力的学生,这很好地体现了这位教师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把握;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有内容又有格式的排比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然而小学六年级学生能力有限,故此处排比句的仿写作业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安排在课后完成,其优点是该项作业难度相对较大,课后学生可以有比较长的时间思考,其弊端是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意象会相对淡化,影响作业完成的质量;

(3)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再读句子,充分地感受到了时光匆匆之后,趁热打铁,请学生马上完成仿写作业,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其学习潜能,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