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①谓睹师赞②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选自《战国策》)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麂,又且忍吾子乎?”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文侯:魏文侯,魏国君。②睹师赞:魏大夫。③麂:幼鹿。
1.用“/”给以下文字断句。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
②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
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
②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
4.以上文段表达了什么主旨?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孟孙猎/得麂/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2:①羹:带汁的肉块
②罪:惩罚
3:①连他的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
②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过错反而更被信任。
4:巧诈不如拙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
-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C.《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 D.《新民主主义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