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_____。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_____体通史。
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①_____通_____,含义是_____
②_____通_____,含义是答案:
3.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司马迁|纪传
2.“适”|“谪”|调发、充军|“唱”|“倡”|倡导
3.C
解析:“扶苏以数谏故”的“以”是“因为”的意思,表原因。C项中的“以”表原因,意为“因为”。A项“以”是“认为”的意思,B项“以”是介词“把”的意思,D项“以”表目的。
4.B
解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中,“今”意为:现在;“亡”意为:逃跑,逃亡;“大计”意为:起义;“等”意为:一样,同样;“死国”意为:为国死。因此,这句话的大意是: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5.①“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②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