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抄袭,字数最好不要少于6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参考例文】
从梦想到现实 搏击长空,翱翔九天之上是鹰的梦想;纵情狂奔,绝尘草原之间是马的梦想;兴云布雨,翻腾万顷碧波之中是龙的梦想。那么人呢?人的梦想是什么?
身为万类灵长的人,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于一身,所思所想自然与众不同。有人梦想出将入相、封妻荫予;有人梦想,一朝高中、金榜题名;也有人梦想家资千万,富甲天下……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演尽人世兴衰。其实梦想并非是天马行空式的逍遥游,自有它滋生的现实土壤。
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现实之中的,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现实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梦想。汉朝名将霍去病终生不娶,一生以“直斩楼兰报国恩”为梦想;而诗圣杜甫的梦想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何两个人的梦想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取决于两人身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汉武帝时天下安定,只有北方匈奴不时侵犯边境,武帝大举对匈奴用兵,于是当时社会竞相以军功为荣,才会有霍去病的“直斩楼兰报国恩”。而杜甫所处的时代则是安史之乱,大唐国运直转急下,纷争四起,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十分困顿,饥寒交迫,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由此可见,现实是滋生梦想的土壤。
然而,现实并不是梦想的温床,很多时候,现实也是残酷的。一代英才诸葛亮,穷毕生之心血,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终于病逝五丈原,振兴汉室的梦想随着他一起被长久地埋入地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想来真令人扼腕而悲啊!南宋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年轻时意气风发,怀一腔热血南渡,幻想借南宋王朝收复北方失地,一展宏图,可惜统治者们偏安南方,苟且偷生,致使辛弃疾报国无门,在无情的岁月流失中磨尽英气,只好空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的冲撞,格格不入,其内心的苦闷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屈原投江了,陶潜弃官了,李白醉了,杜甫哭了,柳永沉沦了。
现实包裹于梦想之中,梦想游离于现实之间,现实与梦想缠绕交错在一起,我站在历史的晦明之间,看着他们渐渐模糊起来,摸摸自己的胸口,忽然感觉:梦想与现实总是要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奏出和谐的强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
-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C.《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 D.《新民主主义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