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阐述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

学前儿童处于人生的早期,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很低,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借助人类其他成员活动的结果来获得知识,发展自己,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才能获得对外界的清晰印象,并将这些印象积累起来形成知识和能力。由此可以说,学前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要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

②明确活动的对象;

③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

(2)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这是针对传统语言教育中,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提出的。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

②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③按照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设计活动。

(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通过学习去掌握一种规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通过规范学习语言规范的过程,这就要求学前儿童在规范的情境中接受规范的语言,练习规范的语言,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但教育的目的之一又是让学前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在自由中去创造。因此,教育在组织语言的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将自由与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②引导学前儿童养成运用规范语言的习惯。

(4)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规范的语言,往往是通过模仿而进行的,要使学前儿童有模仿的对象,就要求教师给予语言方面的示范。但是,要使教师示范的语言为学前儿童所习得,并能为学前儿童所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就要提供机会让学前儿童反复练习。因此,教师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时,必须坚持示范与学前儿童练习相结合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就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儿童的思维;

②注意运用隐性示范;

③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