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写出目前最有代表性的五种课程概念,并试评各个课程概念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

(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它的合理性在于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注意学生认知学习,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局限性在于只关注“教什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么教”;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所学知识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将课程内容理解为客观外在的间接经验,而忽略了学习者在学校生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它的合理性在于不仅关注“教什么”而且关注“为什么而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所学以及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它的局限性在于学习经验的模糊性、主观性、个人性和不易把握性,导致这一定义还未被广大教师认可并广泛采用。

(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它的合理性在于它关注学生兴趣、个性和个人经验获得,同时它又能在教学中被真切地把握,克服了“经验论”的不足之处;它的局限性在于可能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活动的形式,视活动的本身为目的,而忘却活动的宗旨——活动为之服务的目标。而且,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不能完全反映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

(4)课程即教学计划。这一概念的合理性在于它力图纠正课程“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行动说”的失之浅表,将重点放在培养人的计划上,包括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决策,涵盖了课程的基本要素,因而比较周全;它的局限性在于它遗漏了课程实施这一极为重要的部分。课程实施不是原封不动地执行计划,从某种意义来说,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的“再设计”过程。“计划说”过分强调静态设计,预成课程,忽视动态设计,生成课程的倾向,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引向外在于学生的“计划”,最终可能导致有教无学。

(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它的合理性在于强调预期控制、效率,追求结果,这的确有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它的局限性在于容易导致视学校为工厂,视课程为生产线,视学生为原材料,视教育教学为“加工”学生成一个个标准件的倾向。而且它无法保证预定目标对每个学生的适宜性,无法关注、调整那些非预期但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的各种“因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