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试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趋势与年龄阶段的关系。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0~1岁儿童感知觉特征

从出生到1岁,是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其具体特征如下:

①儿童出生时就已经有各种感觉,如:物体碰到面颊,新生儿就会表现出吸吮的反应来,这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条件反射。新生儿已有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等,这是生理性的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

②知觉在儿童出生后不久,在感觉的基础上也发展起来,如视知觉,而且开始出现不同感觉道的协同活动,听到声音,他会把视线和头转向声源,这些协调的反应是知觉活动。

③原始的感知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感觉分化,即不同感觉道对相应刺激会做出不同的反射活动,但原始的感知过程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很低的,如:新生儿对任何触及嘴唇的东西都做出吸吮反应。以后,新生儿有了不同感觉器官的协调活动,表明新生儿的感知过程的综合能力在提高。

(2)1~3岁儿童感知觉特征

1岁到3岁,是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其具体特征如下:

①出生后第一年,婴儿已能够分辨亲人和陌生人,说明他已具有了知觉的恒常性,这是知觉水平的概括。

②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婴儿对事物的知觉渐渐和具体表象联系起来。

③2岁后,随着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逐渐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3)3岁以后儿童感知觉特征

3岁以后,是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其具体特征如下:

①开始掌握知觉标准。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如幼儿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知觉,就能够知道“上午”和“下午”,实际上这时他已掌握了“知觉标准”,这已不单纯是时间知觉,而是时间概念了。

②观察力得到发展。3岁以后,幼儿的知觉活动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即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知觉,4、5岁以后观察力进一步发展,能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