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是什么?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感觉和知觉的含义

①感觉的含义。感觉是个体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

②知觉的含义。知觉是个体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和某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化为整体经验,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经验。人的态度和需要使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知识经验的积累使知觉更丰富,更精确和更富有理解性。

(2)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①原始的感知阶段。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已经有了味觉和嗅觉。这些最初的感觉是生理性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原始的感知觉不断发展,日益分化,来自不同感觉道的感知觉,开始协调活动。

②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出生后第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比如婴儿分辨亲人和陌生人,依靠的是对不同人脸的初步的概括性反映,这是知觉水平的概括。1岁以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婴儿反映客观事物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婴儿对事物的知觉逐渐和具体表象联系起来。由此逐渐开始出现对物体形状、大小、空间和时间关系的复杂知觉。2岁左右,当婴儿的语言和思维真正发生时,对事物认识的概括性水平,逐渐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③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对颜色的知觉,已经不停留在对射入眼帘的光线波长的反映,而把它归入某种颜色的类别,并且能够学会叫出颜色的名称,比如,幼儿会说:“像橘子那样的颜色”,或说出“橙色”。掌握感知标准的活动和思维活动已不可分割。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提高,形成了观察的能力,4~5岁以后,能够逐渐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感知活动,掌握了观察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