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婴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心理发展非常迅速,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
儿童出生后由胎内安全舒适的环境转向一个变化多端、充满刺激的全新的胎外环境,这是儿童所面临的一个巨大变化。出生头一个月的新生儿时期,儿童首先必须适应环境,独立地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其次,适应空气的温度变化,接受外界光的刺激和声音等各种各样的刺激。与成人的交往也开始发生了。满月的儿童,当他看到人脸时会发出微笑,甚至还会手舞足蹈起来。再大一些的儿童,明显需要与人交往,当人不在时,他会哭,有人陪伴时他就很愉快。
(2)动作不断发展
在婴儿的发展中,动作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与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一年中,儿童的动作发展非常突出。其动作发展有下面一些规律:
①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化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多是手脚乱动,全身参与,而且是笼统的、不明确的动作,用手抓东西也是满手一把抓,不能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东西。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动作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化的。
②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身体动作的发展顺序看,儿童是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爬、站,最后学会走。
③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儿童的动作先出现的是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如手指捏东西、拿筷子、握笔等。
④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婴儿的动作是无意的,当他做出各种动作时,既无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①最初的认知活动的出现。婴儿认知活动的发生,突出表现在感知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发展上。
②掌握语言的准备。婴儿对语言的刺激非常敏感。出生后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出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婴儿对语音的感知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准备。6个月以后的婴儿,喜欢发出各种声音,呀呀学语,反复嘟囔。7个月的婴儿还会用不同的声音招呼别人。经过一段时间,婴儿开始能听懂一些词,即语言理解能力初步开始发展。总之,婴儿阶段是人的言语萌芽期,婴儿从理解别人说话和呀呀学语中为掌握语言做准备。
③情感的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婴儿的情绪发展很早就已经表现出来。最初的情绪表现主要是与婴儿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情绪逐渐分化,而且具有社会性的反应。婴儿在两三个月以后,就开始对与他交往的人做出选择。半岁左右,婴儿开始产生对他最接近的人的依恋。婴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