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脏挤压法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胸外心脏挤压法的操作要点如下:
(1)使病儿仰卧,背部有硬物支撑。将病儿脸朝上躺在平直的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背部有硬物支撑。如果原来躺在软床或帆布担架上,要移至硬板或地面上,才能使心脏挤压有效。
(2)挤压心脏。
①对新生儿:用双手握住其胸,用两拇指按压胸骨(乳头连线的中央),使胸骨下陷约1厘米左右,然后放松,每分钟按压120次左右。
②对3岁以下小儿:左手托其背,右手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骨偏下方,使胸骨下陷约2厘米左右。胸骨下陷则挤压心脏,心脏收缩将血液注入动脉;当救护者手放松时(手不离开原位),心脏舒张,静脉血回流人心脏。如此,每分钟80次左右。
③对年长儿童:救护者把右手掌放在胸骨偏下方,左手压在右手上,呈交叉式,以助右手之力,每分钟按压60~80次。
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要垂直向下用力,挤压面积不可过大,以免伤及肋骨,更不能挤压左胸乳头处,该处为坚硬的肋骨,非但起不到按压心脏的效果,还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刺伤肺脏,使病情加重。
(3)与口对口吹气法同时进行。
垂危病人,呼吸、心跳常同时停止,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须同时进行。可每吹一口气,做心脏挤压4~5次。为了避免吹气和挤压互相干扰,吹气时,挤压的动作暂停。若仅一名救护人员,可先吹两口气,再做8~10次心脏挤压,然后再吹两口气,再做8~10次心脏挤压,也能收到较好的抢救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
-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C.《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 D.《新民主主义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