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家庭因素会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职业、文化程度与家庭教育
职业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和象征。一般来讲,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比较关注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教育质量,愿意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2)家庭文化与家庭教育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家庭文化同家庭结伴而来。家庭文化是家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适应特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所创造与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家庭文化在陶冶和塑造家庭成员的性格、气质、人品乃至世界观方面都有着别的因素难以取代的特殊作用,对人的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3)家庭经济与家庭教育
家庭经济是孩子成长的必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能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经济状况如何对于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某些家庭中反而由于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孩子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大手大脚,懒惰等。
(4)家庭结构与家庭教育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的完整性。从家庭规模来看,一般包括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扩大家庭。从家庭的完整性来看包括完整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如单亲家庭)。研究表明,核心家庭和完整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为有力度。
(5)家庭气氛与家庭教育
家庭气氛如何对子女的影响很大。研究表明,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中,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加强,保证了教育效果。而在专断、紧张和常有冲突的家庭中孩子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另外在平淡、不活跃、关系疏远的家庭导致了子女与双亲的离心力,家长难以和子女沟通,也就必然削弱教育的影响力。
(6)子女人数与家庭教育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城乡独生子女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对独生子女的许多研究,证明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个性品质上的毛病,如自私、怯懦、生活能力差等。在许多调查和研究中还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在学业和品德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独生子女确实在个性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在幼儿和小学阶段较为突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龄伙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这一缺陷得到弥补。
(7)家长期望与家庭教育
每一位家长都对自己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期望。适当的期望能够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努力在做人、学业等各方面获得进步,但是家长过高的期望,超过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则会走向负面后果。过度的家长期望造成家长过多地干预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造成保护过度、包办过多、控制过多的不利影响。因此认清自己子女的特点,给予适度的期望也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8)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父母所持的对待人生、对待工作的态度、观念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并在无形中影响着儿童的成长。积极向上、工作认真严谨的父母为孩子做出了榜样,反之,那些作风懒散、不求上进者也给予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
总之,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些因素并非是影响教育的必然因素,而有些因素在某些家庭中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下,儿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差异。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
-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C.《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 D.《新民主主义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