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幼儿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幼儿的“学”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具体理解如下:
(1)对“接受学习”的理解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与之相应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幼儿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今后学校学习的主要方式。如果教师能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讲课,能让幼儿发挥主体性,学得有兴趣,能将教师传授的东西积极地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话,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把“教师讲、幼儿听”笼而统之地斥为机械灌输的说法是不对的。不过,对幼儿来说,这种方式不应当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
(2)对发现学习的理解
“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学习。在幼儿期,这是比“接受学习”更适合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如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发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态度等。这些对幼儿的发展和终身学习都有重要意义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可学而不可教的,即不能由教师像传授知识那样“教会”,只能通过幼儿自己的实践活动“学会”。但是,正如“接受学习”不一定是被动的一样,“发现学习”也不一定就是有意义的,它也可能变成机械地、盲目地尝试。如果幼儿在活动中完全没有积极的思维分析活动出现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
总之,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是教师能否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而不在于用哪种学习方式。教师应当根据需要,该直接教的就直接教,该让幼儿自己探索的就让幼儿去探索。强制灌输下的接受学习和放任自流下的发现学习,对幼儿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