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中,无论是细胞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行为变化规律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是染色体及染色体上DN’A的变化属于微观的变化,学生不易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某生物课题组团结合作、精心设计了能使学生直观地观察演示动物睾丸细胞染色体变化的教具,如图7所示:

问题:
(1)请简述该教具的制作步骤。(10分)
(2)请简述该教具在演示“减数分裂”时的使用方法。(10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活性污泥
(2)甲醛;分解甲醛的细菌(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细菌)
(3)单个菌落: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
解析:在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的细菌的过程中,通过①过程制取各种菌的悬浊液,此过程中的活性污泥不需要灭菌操作,②过程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③中的培养基中的碳源只含有甲醛,只有可以分解甲醛的细菌能够存活,所以通过③过程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④过程可以获得单菌落,获得单菌落过程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再分离、培养菌株。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 查看答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