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示意图。

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气体在线粒体的_____(填结构)参与呼吸作用;②代表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①与②都是通过_____(填结构)进出叶片。(9分)
(2)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图9中的葡萄糖生成的变化是_____。(增加/减少/不确定)(3分)
(3)图9中水的产生发生在呼吸作用的_____阶段。(3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内膜;暗反应;气孔
(2)不确定
(3)第三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知识点,图中①代表O2,②代表CO2。二者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进出叶片,参加反应。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水分解为[H]和O2(水的光解),然后NADP+与[H]结合生成NADPH,并产生ATP;在暗反应阶段,CO2与C5化合物反应生成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C3化合物接受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态氢和能量,生成有机物和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植物表面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降低;最终达到光饱和阶段后,增强光照,光合作用速率不发生变化。故光照强度增强时,葡萄糖生成的变化不能确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 查看答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