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关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部分内容。

城市的不同等级

我们知道,城市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说城市是有等级的,而这种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不同的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但是,从小到大一般可以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级中学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如果把到该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画在图上,就可以大致画出这个城市的服务范围。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可能也会有一些顾客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目标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说出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和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②了解城市等级的变化;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嵌套和中心地理论。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结合实际,能够举例说明城市等级的划分。

②通过案例,如上海市的发展,了解城市等级的变化。

③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城市的服务范围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理解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教学过程要点:

环节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小明小学、中学和大学分别是在镇上、县城和某大城市读的;小明的父母得小病在镇上看就可以,得大病要去县里、市里甚至更大的城市去看。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拨:镇、县城和大城市的地位不同,即城市等级不同,它们的服务功能也相应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重点学习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及相应的理论。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城市等级的划分

教师提供城市等级划分的相关资料,提问: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不同国家对城市等级的划分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总结。

师生总结: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为城市人口规模;不同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城市化水平等不同,对城市等级的划分也不同。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2.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师: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在城市寻求哪些服务。

学生回答:上学、就医、购物、参观游玩等。

教师点拨:城市可以提供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服务范围,这个服务范围有多大呢?可以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拨:城市的服务范围不但包括市区,还包括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但这个范围并不固定,没有明确的界线。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法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探究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学生阅读课本第25页的活动资料,思考:枣强镇、衡水市和石家庄市提供的服务各有什么特点?三个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相同吗?哪个城市最多?三个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同吗?哪个城市最广?以上说明了什么?

学生探究、讨论并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提供的服务种类均不同。小城市服务范围小,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大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习惯。

探究二:上海市城市等级变化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第27页的案例资料,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学生总结: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港口地位突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土地广阔、平坦;交通发达,海运、水运便利,陆上有发达的铁路网。

教师提问:石家庄由原来的小村庄发展为省会城市,原因是什么?大庆由原来的小城市发展为现在较大的城市,原因是什么?

学生:石家庄的发展是由于其位于铁路枢纽的位置;大庆的发展是由于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城市等级的变化并能够分析变化的原因。

探究三: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教师展示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图,让学生看图思考:图中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和分布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

学生总结: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同。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教师点拨:从图可看出,等级较高的城市周围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也可以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4.中心地理论

教师提供中心地理论的相关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并联系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进行自学,了解内容如下:中心地、服务范围和门槛的概念;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及其原因;不同等级中心地的门槛、服务范围、数量、相互距离大小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练习

教师提供一定的经典习题供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巩固。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教师通过板书等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知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作业:调查自己所在城市的医院、饭店、商场、学校等的数量及分布,并据其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和中心地理论。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实践调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