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以下是喻老师讲解“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的课堂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卷首语中的问题,即“为什么中国的龙井茶在日本种植得不好”。以问题的方式导入,从而导出农业区位及区位条件。

方案2:以学生调查小组为单位,让其分别介绍各自对不同农作物(水稻、冬小麦、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甜菜等)分布地的调查结果来导入新课。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上述课堂教学运用了何种导入方法,教学效果如何。

(2)谈谈运用该导入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材料中的方案1和方案2均使用的是情境导入法。

方案1是教师结合卷首语“为什么中国的龙井茶在日本种植得不好”通过提问创设悬疑,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将问题与课堂知识建立起联系。

方案2是教师通过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结果的方式进行的导入,既是对课外学习任务的检查,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调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将生活实践与课堂结合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需注意的问题如下。

①导入应具有科学性。地理学科是一个很严谨的学科,所以我们不管是在内容的阐释还是在语言的组织

上都要注意科学性。

②导入应具有启发性。设疑导入的关键是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有一定的启发性。

③导入应具有趣味性。有趣味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导入应具有相关性。导入情境一定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样导入对教学才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