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材料二:

课文摘录: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

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大家平时看过古希腊神话没有?中国的神话故事呢?你觉得古希腊神话中天神的形象、性格与中国神话的天神形象、性格有何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之后教师总结: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更接近人的性格,并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中国和古希腊神话故事和形象的对比吸引学生兴趣,引出后面对古希腊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智者学派的背景

教师出示材料“雅典公民的对话”,并提问:公元前6世纪,人们不再满足于神话世界观对世界的解释,开始寻求新的关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观念,产生了众多哲学家。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

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①政治因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②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③人的地位的提高。

(二)智者学派

教师提问,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呢?其主张是什么?学生从课本上迅速找出智者学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1.智者学派的主张:

①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②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2.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教师提问: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叫作“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0”,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以解读为零、字母、圆和标识,教师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解,正是同学们在看一个“0”的时候,解释出了自己的解读。对于一个事物的理解,是由人的观念决定的。

教师继续出示材料:普罗泰戈拉悖论(半费之讼),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学思之窗】,“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给予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性是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以板书为线索,回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作业: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一下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线索回顾本课知识要点,加深记忆,课下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