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教学过程实录。
【新课导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你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所有反应物能否完全(按照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量关系)转变成生成物,如果能。反应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预知理论产率极低的情况下.就不必再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进行探索性实验等。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推进新课】师:请同学阅读课本第44页实验2—7,回答有关问题。

【合作探究】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板书】三、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
在生产生活中.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发生,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就要讨论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第46页
师:带领学生探究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遵循定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2)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引观察与思考,整理联系与结论。
演示常用的类型:验证式实验演示、探究式实验演示、示范性演示、实物演示和声像演示。
(3)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即通常所说的上课,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需遵循以下要求:
①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实施教学;②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③依据学生的认知特征;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⑤把握好不同的教学模式;⑥落实好教学策略;⑦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