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D。
(2)误选A的原因是对化学常用计量的计算掌握不到位,对离子得失电子数不理解。误选B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生成的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误选C的原因,电解法精炼铜没有将杂质的反应没有计算在内。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6.02×1023;电解精炼铜时,因阳极材料为粗铜,电解时阳极材料中杂质Fe、Zn等也失电子被氧化,因此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小于0.5×6.02×1023;在FeCl3溶液中,Fe3+发生水解导致Fe3+数目减少,因此若Fen的数目为6.02×1023,则Cl-的数目大于3×6.02×1023。
(3)教给学生的正确方法:首先要对化学常用计量的计算掌握,了解分子计数,将杂质的反应计算在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