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下列哪一行为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 A.甲因为2岁的女儿不听话,在女儿屁股上踢了一脚,竟然导致女儿的头撞在门框上,女儿颅内出血而死
- B.甲对乙进行非法拘禁,在拘禁过程中,因长时间捆绑,致乙呼吸不畅窒息死亡
- C.甲和乙因为小事吵架,甲在乙屁股上踢了一脚,乙也未倒地。但乙忽然觉得胸部不适,蹲在地上,后倒地,经送医无效,死亡。经查,乙是突发心脏病致死。
- D.甲把乙的宠物狗毒打致死,乙因为悲伤过度,伤心而死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点】告诉才处理的范围及其例外情形。详解:首先可以排除C项,因为《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了属于告诉才处理的五种犯罪: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侵占罪。同时,分则还规定了例外情形:对于侮辱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第2款规定:“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以A项不正确;对于虐待罪,《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所以B项不正确;对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D项不属于例外情形,所以D项是正确的。
【考点】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详解:《刑法》第255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依此,题中情形下司马一的行为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
【考点】故意杀人罪的认定。详解:CD两项应分别认定为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考点】故意伤害罪。详解:从甲和乙的谈话中可知,甲只有伤害丙的故意,本来乙也表示同意,但是在共同伤害的过程中,乙超出了共同的犯罪故意的范围,实施了用砖头击伤丙头部的杀人行为。甲缺乏与乙共同的杀人故意。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乙成立故意杀人罪。
【考点】非法持有枪支罪。详解:乙无杀人之故意;甲先有非法持有枪支的故意和行为,后产生杀人的故意和行为,前后两行为无牵连关系和吸收关系,应并罚。
【考点】过失致人死亡罪。详解:选项A.甲的行为显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甲应当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孩子死亡。故,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选项B.凡是法律有特别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都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本题构成非法拘禁罪。选项C.甲在乙屁股上踢了一脚,乙并未倒地,说明这一脚并未导致危害结果。因此,对于甲而言,乙的死亡是意外事件。选项D.甲并未对乙本人进行直接伤害,乙的死亡原因是自身伤心过度。因此乙的死亡与甲的行为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宠物狗很贵,甲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考点】间接正犯。详解: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所谓间接正犯是指利用合法行为人或无责任能力者或无犯罪故意者来实行自己犯罪的情况。间接正犯在利用他人行为这一点上,类似共犯。但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不能成立共犯,本案,张某的小儿子年仅13岁,属于无责任能力人,张某应对其儿子的故意伤人致死行为独立承担刑事责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 查看答案
东湖市某养殖厂以虹鳟鱼来假冒三文鱼出售,致使大量消费者感染寄生虫。某公益组织依法提起诉讼。关于本案的审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
- A.双方当事人为节省诉讼时间,在首次开庭前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
- B.若本案组成合议庭审理,可以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合议庭,且必须开庭审理
- C.东湖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起诉的,检察院可以支持其起诉
- D.本案法院有权主动调查取证
- 查看答案
住所在甲区的王某将位于乙区的住房租赁给住所在丙区的李某,双方约定,如合同履行发生纠纷,应向丁区法院起诉。后因李某拖欠房租,王某向丙区法院起诉。李某就拖欠房租向丙区法院提交了答辩状。丙区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败诉。李某不服,以一审法院无管辖权为由提起上诉。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
- A.基于双方的约定,本案应由丁区法院管辖
- B.李某提交答辩状,丙区法院获得管辖权
- C.二审法院应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将案件发回丙区法院重审
- D.二审法院应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将案件移送丁区法院审理
- 查看答案
甲公司诉乙公司拖欠货款纠纷一案中,甲公司请求支付本金150万元及利息10万元,一审中,双方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由乙公司在3个月内分3次付清本金,并且不再支付利息。甲公司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裁定准许。在此种情况下,从法律上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
-
- A.如果没有新证据,甲公司不得再向法院就同一事实起诉
- B.该诉讼费用由甲承担
- C.若乙不履行和解协议,甲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 D.因为甲已经撤诉,所以诉讼时效不中断,仍然继续计算
-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2日,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500万元,借期2年。丙企业单方向乙银行出具《担保函》:“如甲企业到期不能还款,则由丙企业代为支付,且特别声明禁止债权转让,但对于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间均未作约定。”乙银行接受且未提出异议。合同签订2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借款金额增加到600万元,甲企业和乙银行将该约定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未予答复。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
- A.丙企业为一般保证人.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
- B.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企业与乙银行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企业的书面同意
- C.如乙银行将500万元债权转让给丁银行.则丙企业在原保证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 D.如甲企业、乙银行和戊企业三方合意,由戊企业承担甲企业的还款义务,则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