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降血糖的机制是( )。
- A.促进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
- B.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 C.延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 D.减少糖原异生
- E.抑制碳水化合物水解为葡萄糖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考点2: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
第一代磺酰脲类包括甲苯磺丁脲(D860)、氯横丙脲;第二代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第三代磺酰脲类的代表药是格列齐特。
1.药理作用与机制
(1)降血糖作用
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的病人有效,对1型糖尿病及切除胰腺的动物无作用。降糖机制是:①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②降低血清糖原水平;③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
(2)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是促进ADH分泌和增强其作用的结果。
(3)第三代磺酰脲类能减弱血小板粘附力,刺激纤溶酶原合成而影响凝血功能。
2.临床应用
(1)治疗糖尿病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对胰岛素产生耐受的患者用药后可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2)治疗尿崩症
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可治疗尿崩症。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
-
- A.生后2~3天至2个月
- B.2个月
- C.8个月
- D.3个月以上
- E.1岁以上
- 查看答案
卡介苗初种年龄为
-
- A.生后2~3天至2个月
- B.2个月
- C.8个月
- D.3个月以上
- E.1岁以上
- 查看答案
应行单纯肌瘤切除术的是
-
- A.黏膜下肌瘤2cm
- B.浆膜下肌瘤3cm
- C.宫颈肌瘤6cm
- D.多发性壁间肌瘤,子宫>10周
- E.子宫肌瘤肉瘤变
- 查看答案
应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是
-
- A.黏膜下肌瘤2cm
- B.浆膜下肌瘤3cm
- C.宫颈肌瘤6cm
- D.多发性壁间肌瘤,子宫>10周
- E.子宫肌瘤肉瘤变
- 查看答案
可行保守治疗的是
-
- A.黏膜下肌瘤2cm
- B.浆膜下肌瘤3cm
- C.宫颈肌瘤6cm
- D.多发性壁间肌瘤,子宫>10周
- E.子宫肌瘤肉瘤变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