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道生顿悟说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竺道生的顿悟说的理论依据是鸠摩罗什所翻译的《十住经》。竺道生的顿悟是建立在渐修的基础上的,认为渐修是达到顿悟的必要准备。他认为通过读经、修行坚定佛教信仰,抑制贪欲,才能进入顿悟。顿悟就是一次性地全部领悟诸法实相,使觉悟的内容与理相融无间,做到悟理与体证不相分离。兰道生依据《十住经》,认为十住(并非四十一位中的“十住”,而是四十一位中的“十地”)以前只是渐修,不能有所觉悟,到十地之后,才能体会“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忘释,谓之顿悟”(《肇论疏》引道生语)的境界,由此顿悟而成佛位。竺道生的顿悟说与后期禅宗的顿悟说有根本的不同。禅宗认为一悟即可以从凡夫迈向佛位。道生强调顿悟之前有严格的修行阶位,只有十地菩萨才可以顿悟成佛,后世将道生顿悟说与禅宗顿悟说联系起来,实在是一个误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是
- 
                
- A.厌恶疗法
 - B.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 C.移情
 - D.放松训练法
 - E.自由联想
 
 - 查看答案
 
行为主义的常用疗法是
- 
                
- A.厌恶疗法
 - B.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 C.移情
 - D.放松训练法
 - E.自由联想
 
 - 查看答案
 
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 )
- 
                
- A.意识活动
 - B.以上都不是
 - C.前意识活动
 - D.潜意识活动
 - E.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
 
 - 查看答案
 
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是( )
- 
                
- A.意识活动
 - B.以上都不是
 - C.前意识活动
 - D.潜意识活动
 - E.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
 
 - 查看答案
 
医生劝患者"你应该参加一些晨间锻炼",这种医患关系属( )
- 
                
- A.共同参与型
 - B.强制-被动型
 - C.指导-合作型
 - D.指导-参与型
 - E.主动-被动型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