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因果关系的判断。 A项,依照客观归责理论,甲对乙进行伤害,警察出现之时乙并没有死亡,可以确定甲是伤害行为不是杀人行为,且受伤的乙被警察送往医院的途中,属于进入特殊第三人责任领域,甲对于乙后续的治疗过程已经没有支配力,不能将乙长期得不到治疗的死亡结果归责于甲。故A项错误。

B项,前行为必然或者通常(高概率)导致介入因素出现的,前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仍然有因果力。此处的“必然或者通常”是指一般人的认识或者行为人的特别认识。在公路上,车辆往来属于正常现象,倒在路中央的丙被过路车辆辗轧的可能性极高。而丙昏倒在路中央是甲造成的,因此是甲的行为导致丙处于高度危险中,即使乙车超速,此介入因素也不具有异常性。因此,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

C项,因果关系是对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上是否存在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判断,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预见、能否预见没有关系。以杀人故意开枪,客观上导致丙中弹身亡,即使是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也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

D项,甲向乙的茶水投毒,具有致使乙死亡的高度危险,但是中毒之后一般人都不会选择自杀,被害人选择自杀这一介入因素过于异常,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甲的投毒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正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

  • A.显示器
  • B.打印机
  • C.主板
  • D.鼠标
  • E.工具栏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复制文件内容的方法是( )。

  • A.选中要复制的内容,按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
  • B.选中要复制的内容,按Ctrl+
  • C.选中要复制的内容,从“编辑”菜单里选择“复制”项
  • D.选中要复制的内容,Ctrl+A
  • E.按Shift,同时单击文件菜单保存命令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为( )。

  • 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 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公文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 )隔开。

  • A.不用
  • B.用“★”
  • C.空l字
  • D.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会议主持人要求每位与会者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于筛选出最佳方案,这种方法被称为( )。

  • A.头脑风暴法
  • B.名义小组法
  • C.逆向讨论法′
  • D.德菲尔法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