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

2.

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主要受()的影响。

3.

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4.

有一位语文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下列关于该案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5.

最能体现教育生活化、情感化、多样化特点的是()

6.

涂尔干是以下哪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7.

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是()

8.

充分利用了“让学校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的教育方法是()。

9.

小学生小雪因为迟到被班主任惩罚跑操场20圈并连续罚站一周,该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10.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11.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12.

某学生在记忆圆周率时,将3.14159……编成口诀“山巅一寺一壶酒……”进行识记。这是运用了认知策略中的()。

13.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以下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14.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15.

以下选项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想象基本形式的是()。

17.

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

18.

教师正在组织上课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这一现象属于下列哪种干扰()

19.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

20.

校本研究的主体是()

判断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我国目前的教师职业正处于追求专业化阶段。 (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23.

气质是表明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特征。()

2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25.

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26.

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27.

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研究型课程。()

28.

教育社会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是指个体以社会需要、个人才能和兴趣为依据,能随时随地地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

29.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就在于考试。()

30.

平时考查中的口头提问是在课内进行的,而检查书面作业则是在课外进行的。

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31.

我国现行的学制 是( )。

32.

合作学习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互助性、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互动性。

33.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

34.

独立的教师行业伴随着__________的产生而出现。

35.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6.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

37.

__________是指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38.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____________”,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39.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40.

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__________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41.

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2.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43.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44.

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45.

阅读案例,按要求作答。

某市中学教师王某在课堂上提出“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的观点被媒体披露后,與论哗然。迫于舆论压力,该中学按照该市教育局的要求,报省教育厅同意,依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对王某实施解聘。该市教育局还发通报要求所属中学不得再聘王某当教师,王某认为教育局的处理不合法,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做出一审判决,王某胜诉。

问题:

(1)请分析法院做出上述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

(2)学校如何采取措施规范王某的言行。

46.

李丽同学虽然聪明但因贪玩使得平时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中上水平,中考前的一段时间,她的学习状态比较好,一路进步取得班级第三名的好成绩。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会上对她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她学习,课下又把她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了批评。

王老师说她并没有觉得李丽考得有多好,因为这次的成绩才贴近她真实的水平,凭她的能力,应该是年级前三名,一直以来就是因为贪玩才造成成绩不好。王老师还恶狠狠地威胁李丽,如果不继续努力达到她的要求,她一定会对其进行制裁。后来李丽同学确实克服了贪玩的毛病,也达到了王老师的要求。

问题:

(1)运用动机理论进行分析,李丽同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王老师为什么还要对其进行批评。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