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除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外,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

关于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3.

填石路堤采用易风化岩石或软质岩石石料填筑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边坡封闭,顶部设置( )等措施。

4.

超前地质预报按照预报长度分类,预报长度为30m 的是( )。

5.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时,投标文件采用双信封形式密封,第二信封封袋的文件是( )。

6.

施工方案的优化不包括( )。

7.

渗沟沟底不能埋入不透水层时两侧沟壁均应设置( )。

8.

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宜采用( )进行中线放样。

9.

无机结合料对生石灰和消石灰的技术要求中,共同的技术指标是( )。

10.

路堑开挖应挖到( )位置。

11.

下列洞门形式中,属于明洞式洞门的是( )。

12.

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属于( )。

13.

土质路堑混合式挖掘法是指( )混合使用。

14.

下列表述中,符合土质路堤施工规定的是( )。

15.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16.

下列图形中以时间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费用的百分数为纵轴的图表化曲线称为( )。

17.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导墙应符合的规定是( )。

18.

在隧道衬砌施工中,二次支护衬砌机械通常不采用( )。

19.

连拱隧道主洞开挖时,左右两洞开挖掌子面错开距离宜大于( )m。

20.

在泵送混凝土中不适合采用的外掺剂或掺合料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关于项目部驻地选址的说法,正确的有()

22.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的情形有( )。

23.

交通标线是由施划或安装于道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 )等构成。

24.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25.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属于施工场地建设费的有( )

26.

路基工程可在冬期进行的项目有( )。

27.

下列需要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

28.

隧道衬砌类型按断面形状可分( )。

29.

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机械设备有( )。

30.

施工技术交底通常应分三级进行,属于第三级交底的内容有( )。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31.

某隧道为上,下行双线四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长 858m,右线长 862m,隧道最大埋深98m,净空宽度 9.64m,净空高度 6.88m,设计车速为 100km/h,其中YK9+928~YK10+004 段为 V 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 3m,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 3 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超前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1

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施工单位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在总体风险评估基础上,对 YK9+928~YK10+004 段开展了专项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Ⅳ级,撰写了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

【问题】

1. 指出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 根据图 3,写出结构层⑥的名称,并写出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只需写出相应的编号)

3. 为充分发挥喷锚网联合支护效应,资料中系统锚杆应与哪些支护彼此牢固连接?(只需写出相应的编号)

4. 资料中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5. 补全资料中风险评估报告的缺项。

32.

某施工单位中标华东地区某跨江特大桥施工,该桥由主桥、南引桥和北引桥组成,主桥中跨下为通航航道,施工期间航道不中断。主桥为斜拉桥, 上部结构采用五跨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跨径组合为

(50+139+332+139+50)m,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其中主桥长710m,主桥斜拉桥部分为610m,采用双塔双索面结构,两侧过渡孔长度分别为50m。南、北引桥的上部结构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合均为(50m×3)×5;箱梁采用等截面单箱双室斜腹板断面形式,箱梁梁高2.7m,下部结构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基础采用φ1.25、φ1.5m、φ2.0m 钻孔桩基础钻孔。由于该引桥有着等截面多跨的特点,施工单位决定采用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经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完成后组织实施。

事件二:移动模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柱或承台上,模板系统通过千斤顶支撑在主梁上

(如图4 所示)。首跨施工主要工序有:①支腿或牛腿托架安装→②主梁安装→③导梁安装→④模板系统与液压电气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安装→⑤D 工序→⑥支座安装→⑦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⑧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⑨E 工序→⑩内模就位→?顶板钢筋绑扎→?箱粱混凝土浇筑→?内模脱模→?F 工序→?落模拆底模及滑模纵移。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1

事件三:引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预应力施工采用低松弛钢绞线,夹片式锚具。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做法:

(1)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验收时,除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只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

(2)首孔梁的混凝土在顺桥向从悬臂端开始向桥台进行浇筑。

(3)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σcon(持荷5min 锚固);

(4)压浆时,制作留取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的试件,标准养护28d,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及图示,本工程所使用的移动模架属于上行式还是下行式?并说明理由。

2.斜拉桥主梁施工,除悬臂现浇法外,还有哪些施工方法?(无需考虑本工程是否适用)

3.事件一中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审批流程。该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会应由谁组织?

4.写出图1 中构件A、B、C 的名称。

5.写出事件二中写出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D、E、F 的名称。

6.逐条判断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做法。

33.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2.5km 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线右侧濒临花溪河,属于沿溪线,河流的常水位3~4m 深。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1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填隙碎石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湿法施工。现将施工单位对湿法施工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

①在备料时,对集料的颗粒组成不做级配要求,集料最大粒径为铺筑厚度的0.5~0.7 倍。

②采用单层铺筑,严格按填隙碎石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③在“碾压滚浆”工序中,在无超高的平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碾压从公路中心开始,逐渐错轮向两侧路肩进行。

④在设超高的曲线路段,碾压从公路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公路外侧路肩进行。为保障行车安全,公路沿线填方高度超高6m 的路段以及临河危险路段,在路基边缘设置了交通安全设施A。

事件二:施工单位依托母体试验室组建了工地试验室。母体试验室具有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中的综合乙级资质证书,为加强工地试验室外委管理,要求外委试验的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工地试验室应将其有关证书复印件存档备案,施工单位还制定了如下管理要求:

①工地试验室超出母体检测机构授权范围的试验检测项目和参数,必须进行外委,外委试验应向监理单位报备;

②外委试验取样、送样过程应进行见证,工地试验室应对外委试验结果进行确认;

③工程建设项目的同一合同段中的施工、监理单位和检测机构应该将外委试验委托给同一家检测机构。

事件三: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完成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且经施工自检和监理检验评定均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查。交工验收申请书附自检评定资料和C 报告。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及时按规定提交了D 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监理工作报告。项目法人接收资料后及时按规定组织了交工验收。

【问题】

1.指出图中设施A、B 的名称,并简述设施A 的主要作用。

2.写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选择的填隙碎石施工方法的理由。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填隙碎石施工技术要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管理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要求。

5.写出事件三中C 报告、D 资料的名称。

34.

某项目部承建一项二级公路新建沥青道路工程,路基宽度 12m,指令工期 100d。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 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10.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将路面施工分成四个施工段和三个主要施工过程(包括底基层、基层、面层),每个施工段、施工过程的作业天数如表 1-1。工程部按流水作业计划编制的横道图如表 1-2,并组织施工,基层在常温下需要养护 7d。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1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在路面基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的工序还有 C、D,然后才能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

事件四: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 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问题】

1.按表 1-1、表 1-2 所示,补画基层与面层的横道图线。(将表 1-2 复制到答题卡上作画,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确定底基层与基层之间及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流水步距。

2.该项目计划工期为多少天?是否满足指令工期。

3.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4.写出事件三中主要施工工序 C、D 的名称。

5.逐条判断事件四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35.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公路B 合同段一座悬索桥施工,跨径达1200m,主要结构由主缆、索塔、锚碇、吊索、加劲梁组成。悬索桥施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1

悬索桥施工包含以下主要工序:①防腐涂装;②加劲梁架设和桥面铺装施工;③索夹和吊索安装;④基础施工;⑤牵引系统和猫道系统;⑥猫道面层和抗风缆架设;⑦索股架设;⑧先导索渡海工程;⑨塔柱和锚碇施工。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全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Ⅲ级。

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本工程的特性,召集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图纸会审中发现存在设计有遗漏问题,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发出了“设计变更通知单”。

事件2:为了协调方便,某公路检测机构在该工程项目中同时接受业主、监理和施工三方的试验检测委托。

事件3:施工过程中,经建设单位同意对工程进行了较大设计变更,从而增加了投资。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本工程的公路工程项目试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工地试验室人员管理、工地试验室设备管理、工地试验室环境管理、工地试验室外委管理等。

【问题】

1.指出悬索桥牵引系统施工图中A、B、C、D 代表的构件名称。

2.请写出悬索桥施工工序中①~⑨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3.该大桥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理由。若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进行哪几个步骤?

4.对施工中发生的事件逐一进行判断是否合理或正确,不正确或不合理的,请改正。

5.公路工程项目试验管理的内容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