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72题,共72分)

1.

2岁女孩,1个半月来精神欠佳,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咳嗽,2个月前曾患“麻疹”。查体:消瘦,颈部可及数个1.0cm×1.0cm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未及,PPD (﹣)。

有助于诊断的首选检查为

2.

引起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哪项是错误的

3.

文蛤弧菌病的病原不是

4.

文蛤弧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5.

三角帆蚌的气单胞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6.

鳖穿孔病的病原不是

7.

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8.

锥体虫病的传播方式是

9.

青鱼艾美耳球虫病的主要剖检特征是

10.

以下关于小瓜虫病的流行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11.

翘尾巴病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12.

下列各组病原中哪一组全是体外寄生虫

13.

驱赶水鸟不是防治下列哪种疾病的方法之一

14.

可选择以下哪种药物作为治疗指环虫病的药物

15.

防治鱼白内障病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16.

终末寄主是鱼,其毛蚴钻入螺体内发育成雷蚴、尾蚴(或囊蚴);带尾蚴(或囊蚴)的螺或水草被鱼苗香食从而感染鱼的是

17.

鱼类嗜酸卵甲藻病的特征病症是

18.

某渔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病虾表现矮小畸形,生长缓慢,成长严重不均;额角弯曲或变形,触角鞭毛变皱,虾体表面粗糙或变形,由此诊断其所患疫病可能是

19.

某渔场养殖的家鱼发病,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口腔、上下、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解剖可见肌肉、肝、牌、肾有出血点,肠道有点状出血,肠壁有弹性。初步诊断该病可能是

20.

某水库开展网箱养殖大口鲇鱼种,进箱前常规消毒。饲料以鱼粉、豆粕、次粉等为主制成软团状,辅以野杂鱼,随个体增大,小杂鱼的量增加。4月中旬到5月中旬,各种水质指标未见异常。4月中旬人箱后未见异常,5月上旬鱼开始发病,表现为精神菱廉,摄食减少,离群独游,游动迟缓,或停于网箱边角,浮于水面,呼吸困难,如缺氧表现;随后上浮数量增多,食欲消退,停边不动,如昏睡状,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人为惊吓也不潜入水下。5月中旬开始死鱼,第一天死几尾,渐增到数十尾,6月初剧增到平均每天100尾以上。肉眼初珍为缺氧和烂鳃,采取增氧,氯制剂消毒水体,内服维生素C等1周,均无效,不断有死鱼,随后镜检,鰓内有波动虫体似鰓隐鞭虫,铜铁合剂(5:2)8mg/kg浸泡10min,无效,血涂片镜检也发现波动虫体。(312~317题共用题干)。该病病原可能是

21.

确诊该病的病料应采集

22.

本案例中此病原的传播途径不可能是

23.

病鱼体色发黑,鳃盖皮肤腐蚀呈1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鳃丝肿胀,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且菌体堆积成仙人球或仙人柱状,该病的病原可能是

24.

病鱼鳞片竖立,向外张开像松球,鱗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内部积聚着半透明的渗出液,该病可能是

25.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片脱落,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末端腐烂,鳍条组织被破坏,使鳍条呈扫状,形成“蛀鳍”。该病可能是

26.

瞎眼病的病原是

27.

甲壳溃病病的病原是

28.

在下列鱼类中,鼻孔与口腔相通的是()

29.

关于角质鳍条描述正确的是()

30.

鲤具有()

31.

幽门盲囊位于

32.

荐椎是从()动物开始出现的

33.

在硬骨鱼中,与食性无关的选项是

34.

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鳞片的是

35.

对于河蚌来说,与其生活方式关系最密切的是

36.

心肌纤维的形态特点是

37.

肌原纤维上色深的暗部称为

38.

粗肌丝固定于

39.

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多分布在

40.

不属于神经胶质细胞特点的是

41.

与原尿重吸收无关的结构是

42.

在集合小管系的管壁上皮由皮质进入质过程中没发现的结构是

43.

精子发生过程中,描述错误的是

44.

突触间隙中具有区分于前后膜的物质是

45.

头足纲的卵子属于

46.

下列属于雄雄同体的动物是()

47.

两栖类体色和花纹是由于()中的不同色素细胞相互配置的结果

48.

以下关于鱼类胸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49.

以下四个与免疫密切相关的器官中,()是鱼类没有而两栖类动物才有的

50.

两栖类的脾脏的免疫功能较鱼类多,主要表现在

51.

膜攻击复合体(MAC)是

52.

以下5个细胞因子中,4个都是致炎因子,仅()不属于致炎因子

53.

以下因素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顺序是()

54.

以下关于营养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55.

以下细胞的胞浆中含有特殊颗粒,在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后激活这些细胞发生脱颗粒,释放出的生物活性物质发挥杀菌作用,其中()脱颗粒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寄生虫感染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56.

以下关于呼吸爆发的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57.

固相 ELISA是分析病原抗原性和测定抗体效价的重要方法。以下反应是 ELISA试验的主要技术原理。其中,决定 ELISA试验结果的特异性的是( )

58.

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颗粒试验常用硝基蓝四氮唑盐(NBT)进行测定。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结果是

59.

总补体测定是用致敏的绵羊红细胞与血清反应,测定溶血率,采取( )波长测定血红蛋白的OD值,计算CH50

60.

草鱼干抗素的测定常用()作为实验毒株

61.

形成血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62.

血液凝固的根本原因是

63.

下列能延缓或防止凝血的方法是()

64.

下列哪种结构被称之为软骨鱼类的辅助性心脏

65.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66.

动物在低氧分压下会出现代偿性呼吸增强,这主要依于何种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67.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68.

肾小管泌H+活动对机体pH的影响是

69.

洄游性鱼类由海水进人淡水,肾单位开放数量增加

70.

某慢性低氧血症动物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分析该动物血钾增高的原因是由于

71.

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述哪一特点

72.

能强烈促进机体产热的激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