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1.

某城市郊区的小村庄约有1000人,多数男性(约占成年男性比重的80%)结婚后迫于家庭生计压力,在外打工赚钱,导致该村留守妇女居多。这些妇女承担农业生产并照顾孩子和家庭,由于丈夫在家中缺位,妇女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较重,夫妻长期分离导致夫妻感情和家庭出现危机。社会工作者了解到这一情况,计划以该村附近新建的工厂为资源,最大限度地将该村的劳动力就近融入进来,缓解村民的生活压力,使得夫妻不再两地分居,减轻妇女的生活和精神负担,间接保持家庭和睦。

【问题】

假如以该小村庄为社区,你负责该社区的工作,结合该案例描述社区工作方法的过程。

2.

某社区今年有许多高三学生要参加高考,现在他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知道怎么选择学校,不明白志愿如何填报,恐怕考试发挥失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学习效率开始下降。这些高中生的家长请社会工作者提供帮助。

问题:假如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这些高三学生的需求,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3.

张某及其妻子王某是20世纪末某工厂下岗工人,张某下岗后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去年因一次意外左腿受伤,不能胜任环卫的工作,因此辞去工作回家待业,以拾荒为主要收入,且张某的腿需要定期检查和治疗。张某有写书法的爱好,在拾荒之余,经常在家或在公园练习书法。王某下岗以来则以摆地摊维持生计,除了批发一些商品,她还自己刺绣,且这些刺绣的收益在她的商品中往往最好。张某夫妻的总收入只能勉强度日,再加上夫妻俩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没有劳动能力,需要长期用药,这使得张某一家的生活更加拮据。因为收入不够,张某和儿子没法寻找好的医院医治,只能去一般的门诊,买些普通的药物来维持治疗。张某一家挤在30平方米的平房里,平时日常起居都不太方便。张某有一位表弟,在上海某公司当部门经理,他们以前关系很好,但是张某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表弟请求资助,又因为张某在北京,两家人近几年很少来往,只是年底时打个电话互相问候。面对如此情况,张某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自暴自弃,陷入无助的境地。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张某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工作者可从哪些方面对张某进行社会救助?

4.

小强,19岁,在仓库做分拣员,父母都是农民。公司要求每天工作满6个小时,工资每小时10元,且无休假。一天,他在分拣重物时不幸扭伤了腰,被工友送到了医院。医疗费花了4000多元,公司没给其补偿,并以他无法继续工作为由将他辞退。小强出院后一直在家待着,无法干重活,一时找不到工作,情绪很差。小强的朋友向社会工作者介绍了小强的情况,希望能得到帮助,社会工作者接受了求助。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2.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强提供哪些服务?

5.

某社区一些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冲突频发,家长十分焦虑。为此,社会工作者采用“父母效能训练模式”为这些家长开展亲子教育小组,小组共分为六节。以下对话节选自第一节和第六节的小组过程记录。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感谢家长A的分享,我们来听其他家长在亲子关系中的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

家长B:“我跟A一样,我这天天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可是她居然说我像唐僧一样,唠唠叨叨。”

家长C:“我儿子更过分,我只数落了他几句,他居然把门一摔,好几天不跟我说话。越这样,我越说!”

家长D:“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讲道理有什么用?我家孩子也是一样,就得打!

第六节:

社会工作者:“咱们的小组快接近尾声了,请各位家长分享一下在小组中的收获吧。”

家长E:“我收获很大,以前与儿子沟通的时候总是缺乏耐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们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家长C:“是啊,咱们做家长的谁不为孩子好,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要学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一味指责孩子,也要听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D:“而且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独立,咱们做家长的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家长A:“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平时注意交流方式,夫妻之间不能一言不合就吵架。”

家长B:“一句话总结,我觉得我更会做家长了。”

问题:

1.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分析案例中亲子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该亲子教育小组实现了哪些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