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33题,共33分)

1.

《汉语谚语歇后语俗语分类大词典》属于(  )。

2.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CIP)所用的分类法是(  )。

3.

要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准确检索有关“市场营销”的文献,最佳检索策略为输入(  )进行检索。

4.

要查找成语“走马看花”,不宜利用(  )。

5.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

6.

期刊中观层次选题策划的内容不包括(  )。

7.

关于审稿时对稿件科学性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8.

关于图书标题的编辑加工,说法错误的是(  )。

9.

期刊编辑撰写的导引文字不包括(  )。

10.

图书必须具备的结构部件不包括(  )。

11.

版本记录页的著录项目不包括(  )。

12.

书刊印刷所用汉字的基本字体不包括(  )。

13.

关于图书标题版式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

14.

关于版式批注,说法错误的是(  )。

15.

主要用于校异同的校对方法是(  )。

16.

校对人员在通读校样时读到“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由校书郎出任周至县县尉”,后又读到“元和十年(851年),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发现这两个年份之间有明显矛盾,通过翻阅有关工具书后提出:“‘元和十年(851年)’应为‘元和十年(815年)’。”该校对员所使用的校对方法为(  )。

17.

校对中的文字技术整理不包括(  )。

18.

“三校一读”中的“三校”是指(  )。

19.

出版物发行活动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20.

关于出版物发行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说法错误的是(  )。

21.

编辑应用文的规范性不包括(  )。

22.

选题报告的必备项目不包括(  )。

23.

关于约稿信,说法错误的是(  )。

24.

关于退修信,说法错误的是(  )。

25.

在数字内容资源管理工作中,业界通常把内容理解为(  )。

26.

书刊印前制作中检核原稿时,对文字稿的要求不包括(  )。

27.

书刊印刷的外观质量要求不包括(  )。

28.

甲出版社出版了10万册《诺贝尔奖名人传》,乙图书发行连锁集团买断该书的专有销售权,双方约定未销出的图书不能退货。这种购销形式属于(  )。

29.

出版物连锁经营的类型不包括(  )。

30.

出版单位对数字内容进行标引的主要方式是(  )。

31.

专题数据库产品制作的起始环节是(  )。

32.

关于版权资产,说法错误的是(  )。

33.

数字内容资源的分级存储类型不包括(  )。

多选题 (一共37题,共37分)

34.

下列工具书中,正文采用部首法编排的有(  )。

35.

查找常用字,一般可以利用(  )等。

36.

查找现代百科知识,一般可以利用(  )等。

37.

查找我国古代地理资料,可以利用(  )等。

38.

关于审稿时的通读,说法正确的有(  )。

39.

评价稿件质量的常用方法有(  )。

40.

关于稿件的加工整理,说法正确的有(  )。

41.

关于参考文献表,说法正确的有(  )。

42.

辅文的编辑加工整理包括(  )等。

43.

图书扉页必须印有(  )等。

44.

关于期刊面封设计,说法正确的有(  )。

45.

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  )等。

46.

关于版面结构,说法正确的有(  )。

47.

关于插图,说法正确的有(  )。

48.

关于表格,说法正确的有(  )。

49.

关于校对工作和编辑工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50.

关于折校,说法正确的有(  )。

51.

需依次进行的校对工序包括(  )等。

52.

关于校对质疑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53.

常见的表格排版差错有(  )等。

54.

印前制作中的图像输入可采用(  )等方式。

55.

印前制作中图像处理的内容包括(  )等。

56.

关于出版物发行流通形式,说法正确的有(  )。

57.

出版物网络发行渠道的优势包括(  )等。

58.

关于调研报告,说法正确的有(  )。

59.

关于凡例,说法正确的有(  )。

60.

撰写作者简介应注意(  )等。

61.

出版简讯的内容可包括(  )等。

62.

出版物评论的撰写应该做到(  )等。

63.

印前制作中,对图稿的印刷适性主要从(  )等方面检核。

64.

胶粘订的特点包括(  )等。

65.

出版物发行必须经过的程序有(  )等。

66.

出版物发行间接渠道的不足之处包括(  )等。

67.

对出版社来说,出版物批发单位的作用主要有(  )等。

68.

纸质图书数字化加工中需要加工的图书元数据,一般包括(  )等。

69.

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等。

70.

下载和导出数字内容资源的常用方式包括(  )等。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71.

校对题:按照原稿纠正校样中的错误;若认为原稿有差错,用黑色墨水笔以校对质疑的方式指出。(本题20分)

【原稿】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很小的时候就在其父亲的严格管教下识字读书。戚继光的父亲为使儿子能成为一代将才,从小就教戚继光练武,并常向戚继光讲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希望戚继光向祖逖学习,苦练本领,将来报效国家。每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把戚继光叫醒,教戚继光练剑。为锻炼戚继光的耐力,父亲每天让戚继光跑十几里路。一趟回来他常常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为锻炼戚继光的臂力,父亲让戚继光练习举石锁。有时练完武,戚继光走路都困难。母亲见了心疼,求父亲放松一点。“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戚继光的父亲说,“我不想让他平庸一辈子,只能这样严格要求”。

戚继光天资聪颖,而且酷爱读书,尤其是历史书。他十分佩服孙膑、管仲、岳飞等军事家,立志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在父亲的管教下,戚继光健康成长。十五、六岁时,他在各方面的成绩已相当突出,武艺十分了得。他能在飞驰的马上弯弓搭箭,射中目标;他力气很大,能单手举起石锁耍着玩。当地一些习武的人与他交往甚深,还经常比武,每次都以戚继光获胜而告终。

戚继光武艺超群,学业也有很大成就。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阅读了《武经七书》和许多古代名将传记,从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戚继光从小就有强烈的进取心,吃苦耐劳,立志做一个报效国家、血战沙场的将领。

在艰苦的磨炼中,戚继光经历了许多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也逐渐懂得了许多过去不懂的道理。

那时,倭寇不断侵扰东南沿海。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任参将,抵御倭寇。他招募义乌的农民、矿工等共四千余人,编成军队。这支队伍训练严格、纪律严明,屡次击退倭寇的进攻,被当地百姓称为“戚家军”。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转战各地,给倭寇毁灭性打击。戚家军基本扫平了多年为虐东南沿海的倭患,戚继光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将领。

戚继光后来又被调到蓟州,为保卫北部疆域安全战斗多年。他戎马一生,转战江南塞北,直到年近花甲才告老还乡,深受人民尊敬和爱戴。浙江、福建一带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有关戚继光和戚家军的遗迹。他们那些英勇杀敌的故事,至今还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历年真题,2015出版专业初级《理论与实务》真题精选

72.

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3位。)

某出版社决定出版图书《中国盆景画册》,共印6000册。按照编辑室主任的安排,助理技术编辑小叶对该书进行整体设计。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采用平装样式的A4竖开本(即成品图书宽210毫米,高297毫米);封面带宽度均为60毫米的前、后勒口,用规格为1000毫米×1400毫米、定量为150克/米2的铜版纸印刷。书心全部采用规格为890毫米×1240毫米、定量为100克/米2的胶版纸印刷;版心宽160毫米、高240毫米,左右居中略偏下(天头为33毫米)。因图片多,正文和辅文都排通栏。书稿中的标题共有三个层次,格式分别为:一级标题用小2号宋体,左齐顶格,占4行;二级标题用小2号黑体,左右居中,占3行;三级标题用4号楷体,左齐缩进2字,占2行。正文主体文字用5号宋体,图题用5号黑体。

技术编辑小李审核后,认为小叶拟的方案中版式设计部分有不妥之处,并指导小叶作了修改。修改后的整体设计方案经复审、终审批准后,书稿交付排版。

排版单位提交的书心初校样共有193面,据此可估算出成品图书书脊厚度为10毫米。校样中各类辅文的起排页面都符合一般规范,但第179页上仅有2行文字。小李认为按校样页面数量测算的单册印张数不便印订,提请编辑调整。

问题一:助理技术编辑小叶对该书的版式设计有哪些不妥之处?

问题二:按初校样测算的该书每册书心有多少印张?

问题三:编辑应怎样调整才能使单册印张数方便印订?

问题四:若印刷单位所用对开印刷机要求叼口量不小于10毫米,该书封面纸应为多少开?

问题五:若加放率忽略不计,印制该书封面需用铜版纸多少令?

73.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入,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

某出版社拟将一批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后制作数字出版产品,其设计的数字化加工流程如下(其中各个环节按序排列,而具体工作内容已予以简化):

第一环节数据整理与格式转换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规范化整理和修改工作。

第二环节图书整理

逐页检查图书,处理好影响扫描的污损、粘连等问题。

第三环节图书扫描

利用图文扫描仪将纸质图书逐页扫描为图像并以TIFF格式存储。

第四环节图像处理

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污点去除、浓淡调整、版心调整和倾斜矫正,使之更适合阅读和识别。

第五环节OCR识别

利用工具软件把图像中的文字、符号等转化为文本文件。

第六环节版面分析

标记各类内容区域并确定其属性。

第七环节内容结构化加工

使用专门工具软件对图书内容进行加工工作,确保图书数据的全面和准确。

第八环节版式和流式文件加工

对上述各环节的成果进行集成和加工,使用专门的工具软件制作成版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第九环节质量检验

对成品数据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加工的数据是合格的。

问题一:该加工流程设计中对环节的安排存在哪些失误?

问题二:内容结构化加工时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问题三:数字化加工完成后,哪些类型的文件应该作为成品数据保存?请作选择回答。

A.原始图像文件

原始文本TXT文件

C.单层图像PDF文件

D.双层PDF文件

E.图形、图像打包ZIP文件

F.单层矢量PDF文件

G.图书元数据XML文件

H.结构化XML文件

I.资源数据库DBF文件

J.图书ePub文件

74.

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本题18分)

2014年3月,A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少儿作家方可撰写的儿童文学《小马奇遇记》,该书定价30元,共印制50000册。

在图书正式上市之前,A出版社利用作者的号召力,通过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以七五折优惠价预售图书3000册。

图书正式出版后,甲发行集团订购20000册,乙网上书店订购8000册,商定的发行折扣率都为60%,未销出部分均可以退货。配合该书的发行,A出版社在多家专业媒体和都市类媒体上发布新书广告,还在联合作者举办的新书签售会上,宣布向西部某省的希望小学捐赠包括《小马奇遇记》在内的一批少儿图书。此举的社会影响很大,多家媒体及时作了报道。

A出版社还通过本社网络销售平台向读者让利20%销售图书5000册,通过本社门市部向读者让利10%销售图书2000册,同时赠送印有该书主人公形象的书签和小记事本。

到2014年底,甲发行集团退货5%,乙网上书店则没退货。两家发行单位均与A出版社及时结清了货款。

问题一:在发行该书的过程中,A出版社采用了哪些引导消费的方法?

问题二:在发行该书的过程中,A出版社采用了哪些促进销售的方法?

问题三:该书的出版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四:乙网上书店的进货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五:A出版社回款的实洋是多少元?

75.

写作题:根据所给材斜撰写审稿意见。(本题22分)

京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成功学专家杜勉之所著《成功秘诀》一书于2013 年出版后,两年间销售近百万册。2015年8月初,京海出版社人文编辑室主任李旦阳为开拓励志类图书的出版,经朋友介绍,冒着酷暑特意登门拜访杜勉之。此时,杜勉之刚刚写完《成功秘诀》的姊妹篇《走出逆境》。该书约15 万字,分为7章,其中融入了很多真实的成功案例,是杜勉之多年从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经过交流,杜勉之同意将《走出逆境》交给京海出版社出版。

李旦阳拿到书稿之后,马上安排编辑陈刚指导助理编辑叶露审稿。稿件原文较长,为减少阅读量,这里只将每一章的内容摘录如下:

第一章 人生总有高峰和低谷  人生总会有高峰,也有低谷。如果你刚好处于逆境之中,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请相信:逆境并不可怕,适度的逆境对人的发展甚至还有好处。

首先,失败能让你积累到更丰富的经验。

其次,逆境能让你在切肤之痛中对问题有更深切的认识。失败中的一些心理体验,是你在顺风顺水中无法体验到的;逆境中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是与顺风顺水时不相同的。经历失败之后,你会学会多角度、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再次,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最后,失败会逼着你创新,寻找新的出路。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这种神秘的力量往往深藏在人体的最深处,需要遭到巨大的打击和刺激,才能被激发出来,失败得越惨,它越有可能爆发。大部分有大成者,都是被“逼”出来的,是困顿的境地,迫使他们启动了体内超出寻常的求生本能。失败会强迫你去学习顺风顺水时从来就没打算去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会让你去做顺风顺水时从来不愿意做的事,也会让你竭尽全力去搜寻顺风顺水时很少去关注的机遇。就这样。一个全新的你慢慢在逆境中“炼”成了,此时再度“出山”,“功力”与以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走向成功的机率当然也会大大增加。

……

第二章 心态决定未来  如果你现在刚好处于生命的冬季,此时调整好心态,比平时更为重要。

……

第三章 调整目标:退一步海阔天空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人失败了,有时看似由偶然因素导致,事实上,在偶然之中,也会有一定必然性。失败者只要仔细反思,就能找到导致自己失败的原因。如果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的目标定位不准,不适合自己,或者目标定位太高,就应该及时调整目标。

……

第四章 信念是走出迷途的灯塔  在分析导致自己失败的原因之后,如果确信自己并没有选择错误的目标,自己要走的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那就要坚定信念!

……

第五章 先蹲下,才能跳得更高  堕入生命的低谷期,本能上可能就想继续挣扎,力图挽回败局。可事实上,成功和失败是有其规律和周期的,位于低谷中的人,有时候就像陷入了泥潭,这时候挣扎得越厉害,会陷下去越深。这时候,你不妨冷静下来,放弃盲目的、无序的挣扎,理智地想想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办。

……

第六章 机遇无处不在  人生中从来就不缺少机遇,只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当许许多多的机遇出现在眼前时,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在遇到挫折困难时,也想不出办法来应对。

……

第七章 果断行动,在逆境中起飞  在你发现机遇之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行动!马上行动!成功来自于身体力行,无论你有多么美好的目标,多么缜密的计划,如果你不实际地行动起来,成功之门就永远也不会开启。

成事开头难,行动的第一步是最难迈出的。计划得差不多就可以猛吸一口气,跨出第一步再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凡事都会有办法的。要善于把握时机,一旦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执行自己蓄时已久的计划,变逆境为顺境。我们常说“胆略胆略”,“胆”还排在“略”的前面,那些有略无胆的人,往往只能错失良机。

请审读稿件并以叶露的名义写出审稿意见。

76.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

重拾曾经的骄傲  北京的生活环境曾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曾让北京人无比骄傲和自豪。作家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堪称现代文学史中的经典,其中对北京秋天的爱更是浓郁炽烈:“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2/3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惜,郁达夫笔下的北京,今天唤起的只是北京人无限的稠怅。

2014年1月,雾霾天气首次被纳入社会灾情进行通报。在这前后,很多学科把研究方向转向雾霾,有关雾霾的报道更是持续升温、铺天盖地。如今的北京一些跨国公司列为“艰苦地区”,派遣至此的员工可以甚至享受“艰苦津贴”。昔日北京人的骄傲遭受不断的冲击,几乎不复存在。

对付已经出现的雾霾,北京人暂时还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只有无奈地等待大风来吹散。风成了驱妖逐魔的英雄。现在北京的天气预报一定要谈到风。期盼风来的一整套语言句式,已经成了北京天气预报的“标配”。请看我随意抄来的一段天气预报:

“今天晚上冷空气将抵达北京。前半夜,风很弱,清除雾霾的作用特别有限;零点过后,随着风力加大,空气质量才会逐渐好转。”光是风抵京还不够,风力还要大,这就是北京人对风的企盼。

当雾霾已经由点发展到面,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连成一片的时候,盼风是没用的,也是不道德的。地球是一个整体,大气层也是一个封闭的圈层,无论任何一个地方受到伤害,都是这个整体受到了伤害。我们不能期待把自己受到的伤害转嫁给别人,也不能把我们受到的小伤害稀释成大伤害,让风分发给地球上的其他人。我们要做的,是重视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生产,尽量减少烟尘排放。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雾霾的形成。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一系列有力措施落实到位,北京的空气质量已在逐步改善,2015年出现了连续10几天达到优等水平的好现象。从“APEC蓝”到“阅兵蓝”,湛蓝的天空让北京人欢喜雀跃,看到了希望。相信有一天,北京人可以重拾自己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