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60题,共60分)

1.

社会工作者需要能够辨别与老年人自杀有关的风险因素。在下列与老年人自杀相关的线索中,风险最高的是()。

2.

社会救助制度为遇到严重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 )。

3.

张奶奶的儿子外出打工,儿媳与他常闹矛盾,前天又因管教孩子婆媳俩发生了冲突,儿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张奶奶请社会工作者“管管儿媳”,为了有效帮助张奶奶一家,社会工作者请张爷爷和张奶奶详细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张奶奶家的情况,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是( )。

4.

某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后,评估人员从不同层面对活动进行了评估。下列内容中,属于过程评估的是()。

5.

小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最近,父母发现小明对学习数学越来越没有兴趣,作业拖沓,有时故意把数学作业本留在学校,回家不做作业。为此,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小明,甚至责骂他,但都没有什么效果。社会工作者了解了小明的家庭教育情况后,决定采用家庭行为学习的方式帮助小明。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6.

社会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可以通过向服务对象直接询问的方式来收集资料。下列属于直接询问的方式是()。

7.

小丽从家乡进城打工之后,一直担心遇见坏人,害怕被骗被抢,不敢和其他人交往。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不少外出打工的女孩子都有类似的情况,于是策划开办打工妹互助小组帮助她们。小王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8.

某光荣院中的伤残退役军人因行动不便,日常生活和活动仅局限于院内,感觉生活单调、枯燥。为此,社会工作者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时常来探望他们,还请他们外出为中小学师生作事迹报告。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了()。

9.

社会工作者在某贫困村开展旨在倡导自立自强的扶贫救助服务。下列服务中,符合地区发展理念的是()。

10.

老张是某精神卫生中心的社会工作者,目前正在为16岁的患者小刚提供服务,帮助其回归社会。老张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11.

某企业近期职工流失比较严重,人力资源部门请求社会工作者老严帮助。

在为该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老严首先需要做的是( )。

12.

医务社会工作者小许在探访一名肺癌晚期住院患者时发现,面对日渐恶化的病情。该患者及其子女处于极度悲伤和绝望中,其子女因联系社区照护机构屡屡受挫而身心疲惫。小许综合评估了该患者家庭的状况,用冥想与正念治疗对该患者及其子女进行干预以缓解他们的身心压力。小许的干预过程属于舒缓疗护中的( )。

13.

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在养老院组织小组活动,加强老人的相互沟通。可是,患病多年的张奶奶一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无论小王怎么动员,就是不肯参加。对此,小王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14.

下列属于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和作用的是( )。

15.

根据艾德沃特对青少年特征的描述,青少年期开始关注与( )的人际交往。

16.

邀请老师、 高年级同学或大学生志愿者分享学习经验,训练学习方法与技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这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属于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学业困境的介入中的( )。

17.

危机干预模式在具体介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下列选项中,对于需要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18.

社会工作者小董在为社区无儿无女的老人进行服务时,时常会想起来自己故去的外婆,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外公外婆来照顾,面对这些孤寡老人时会潸然泪下,显然她把她们当做自己家人进行照顾了。小董的这种现象属于()。

19.

医务社会工作有许多功能,其中“促进病人及其家属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方面的改变,包括社会适应、危机干预、心理辅导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咨询。”属于哪一类( )

20.

学校社会工作者对学生遭遇性侵害介入时,采用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21.

花园小区与和平小区中间只隔着一条马路,花园小区地域面积比较大,用于开展活动的场地资源较为丰富,和平小区内的居民多数是大学老师及其家属。为了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发展,两个社区居委会通过自愿性的合作协议,开展一个“市民教育”课程,花园小区出场地,和平小区负责找授课的老师,两个小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计划。这种资源链接的方式属于( )。

22.

大李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期5个月执行。大李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犯罪是受人教唆,一时好奇,冲动而为,不应承担全部责任。针对大李的这些想法,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大李时,主要工作任务应是对其进行()

23.

为更好地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等慢性病预防工作,社会工作者小金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法,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对预防慢性病知识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以倡导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慢性病为目标的社区健康教育方案。上述工作中,小金的主要角色是()

24.

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的是( )

25.

王女士觉得儿子小强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母子经常争吵。王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秦,希望小秦帮她改善与儿子的关系。此时,小强属于( )。

26.

张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小花最近总是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于是带着小花来见社会工作者小江。小江在询问过程中观察到,小花一直低着头不说话,都是张老师在替她回答问题。上述案例中,小花属于( )服务对象。

27.

小张夫妻俩为到谁家过年发生争吵,情急之下还动手打了起来,为此两人要离婚。社会工作者在了解小张夫妻俩争吵的基本情况后,问他们:“根据刚才你们讲的情况,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里?”社会工作者这样是为了( )

28.

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与服务对象会谈时,通过提供情绪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的焦虑;通过改变服务对象不恰当的自我认知,增强了其自我改变的动力。小赵的上述做法具有( )作用。

29.

8岁的小玲在一次火灾中受伤,之后常因做噩梦而哭醒,对母亲格外依恋。小玲的母亲来社会工作站求助,但社会工作站中没有擅长儿童创伤辅导的工作者,对该社会工作站来说,最恰当的做法是( )

30.

会谈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任务,下列关于会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31.

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后,社会工作者小李来到其居住的社区,向居委会了解其家庭和生活状况,并拟订了一份初次面谈提纲。小李的做法属于( )

32.

某养老院的老人们希望学习使用手机视频软件来增添生活乐趣。社会工作者小王为回应老人们的这一需求,设计了“‘抖起’,做个快乐老年人”的主题小组活动。张大爷和李大爷平时就是一对“冤家”,经常抬杠,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尽管张大爷也很想参加小组活动,但为了避免与李大爷发生冲突,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不参加小组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小王适宜的做法是( )

33.

亲职教育辅导服务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

34.

独居的刘大爷在家意外摔倒卧床,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聘请了专业护理人员定时上门为刘大爷提供护理服务。社会工作者小白人户家访时发现刘大爷存在被疏于照顾的问题,其依据是( )

35.

为了改善当地单亲贫困母亲的生活,社会工作者小李带领她们成立了传统手工制作互助组。在互助组中,为了实现对单亲贫困母亲的赋权目标,小李应采取的做法是( )

36.

王先生和刘女士的儿子正在上初中,儿子的教育主要由刘女士负责,随着儿子学习知识难度的加深,仅高中毕业的刘女士觉得对儿子的功课辅导越来越力不从心,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刘女士与儿子的互动越来越少,刘女士为此很苦恼,向社会工作者小丽求助。依据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理念,小丽能提供的帮助是( )

37.

矫正社会工作者小林针对有些矫正对象因长期服刑不适应出狱后的生活这一问题,为其开办了以“生活适应”为主题的小组。在小组过程中,小林模拟西餐厅的情境,让服务对象分别扮演“主厨”“待应生”与“顾客”,尝试体验不同的角色的感受和需求,以提升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小林的上述做法回应了服务对象( )的需求。

38.

我国残疾预防体系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下列防预措施中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是( )。

39.

某光荣院中的伤残退役军人因行动不便,日常生活和活动仅局限于院内,感觉生活单调、枯燥。为此,社会工作者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时常来探望他们,还请他们外出为中小学师生做事迹报告。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了( )

40.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员,这些人过去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危害者,具有以强凌弱、弱肉强食的特点,似乎是社会强者的象征。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违法犯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阻断或弱化造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甚至消失。他们无法通过社会公众所认可的途径和方法来维持其在社会中的正常生活。所以从这一角度讲,他们是社会的弱者。这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的( )特点。

41.

我国残疾预防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 )

42.

小王在某光荣院工作,长期服务伤残的优抚安置对象,工作任务繁重,还经常因不被服务对象理解感到担忧。小王越来越压抑和倦怠。与小王有类似情况的工作人员在光荣院还有很多,为缓解他们的压力,社会工作者最宜采用的做法的是( )

43.

研究表明,涉毒家庭大多存在对未成年子女监护不当的问题,同时,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取得的进步是支持服务对象戒毒的正向力量。据此,禁毒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有未成年子女的吸毒人员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关注子女成长的动机,提升其对孩子的监护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最适宜开设的小组是( )

44.

小李是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外展服务中发现叼着烟的小刚在街头流浪。小李在与小刚的交谈中获知,小刚今年12岁,在外流浪已有半年,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晚上就在地下通道过夜。小李在征得小刚同意后,将其护送至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小刚获得了基本的生活安置后,小李还可以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其提供的服务是( )

45.

小明,男15岁,单亲家庭,与父亲一起生活。小明的父亲对他疏于管教和照顾,小明在学校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也不好,近日,小明因不堪忍受同桌嘲笑他是没妈的孩子而动手打了对方。社会工作者为改善小明人际交往关系进行的服务中,不合适的是( )

46.

王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十几年来靠在城市打零工为生。王女士希望儿子能够好好读书,今后找一个“好工作”。王女士的儿子很听话,也经常做家务,就是不爱学习,这让王女士很担心,遂向社会工作者小付求助,希望小付帮助儿子改变。根据家庭社会工作为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小付面对王女士的诉求,适宜的提问是( )

47.

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独立。这是家庭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 )原则。

48.

班主任王老师是个十分负责的人,高考在即,她发现很多学生都在废寝忘食地学习,并且有很多同学出现焦虑情绪。针对这些情况,王老师邀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郑来为班上同学做团体辅导,主要服务内容是( )

49.

社会工作者小林发现,他所服务的某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希望学习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为满足她们的需求,小林开设了“儿童阳光成长”主题课程。下列课程设置中不合适的是( )

50.

关于在学校开展个案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51.

小杰跟随打工的父母到城里上学。在新学校里,小杰因打骂同学受到学校政教处的批评教育后被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小李与小杰会谈后发现,小杰常常误会同学的语言和行为,缺乏足够的自我觉察。为帮助小杰更好地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小李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52.

老张是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医生通知家人为老张做好料理后事的准备。老张每天经受病痛的折磨,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社会工作者小林通过倾听老张上山下乡的辉煌经历、帮助其整理老照片以“统整人生”,并协助其安排后事。小林所提供的是( )服务。

53.

煤矿工人老王患有肺病多年,呼吸困难,身体虚弱,丧失了劳动能力。老王要求企业支付医疗费用和营养费,但遭拒绝,于是老王向社会工作者小马求助。小马在制订服务方案时,需设定的工作目标是( )

54.

小张因患精神分裂症住进精神病院,经过两年的治疗后,医生建议小张出院进行社区康复,并将小张转介给精神病院的社会工作者小马。此时,小马应优先考虑( )

55.

老王因急性心肌梗死住进监护病房,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暂时转危为安。近日,老王病情不稳定,心情沮丧,没有食欲,影响了治疗。医生请社会工作者小赵前来协助工作。面对老王的情况,小赵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56.

老范是低保救助对象。老范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减少对低保救助的依赖。因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他只能就近打些零工,与邻居几乎没有往来。社会工作者小陶协助老范与邻居结成帮扶伙伴,彼此互帮互助。小陶的这种做法属于救助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57.

社会工作者小林在入户走访评估时发现,刘阿姨的家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条件,但刘阿姨并没有提出申请。刘阿姨认为自己虽然出行需要坐轮椅,行动不便,但依然有动手能力,希望能自食其力,为就读初中的女儿做榜样。对此小林适宜的做法是( )

58.

社会工作者小李在调查低保户老江家的信息时,走访了他的邻居和他所在的村民小组组长,掌握了老江家的经济状况与生活状况等相关信息。小李上述获得服务对象信息的办法是( )

59.

社会工作者大罗在外展服务中发现,11岁的小刚已经在街头流浪了三天,又饿又累。大罗将其带回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小刚告诉大罗,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父亲经常打他,为了避免挨打,他才从家里跑了出来。只要有一个地方住,他就愿意留下来。在接触中,大罗发现小刚身上有严重的瘀伤。此时,大罗正确的做法是( )

60.

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下列对于社会救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多选题 (一共20题,共40分)

61.

为了更好地帮扶贫困大学生群体,某高校开展了以“助力青春”为主题的综合救助活动,侧重绿色救助、心理健康、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这些活动由学生工作处、团委、勤工俭学办公室、学校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系联合开展。通过实施教育救助的具体措施,达到教育救助的目的。教育救助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

62.

以下属于家庭系统概念的核心要素的有( )。

63.

社会工作者老徐十分赞同通才实务工作观。面对来自单亲家庭、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往的青少年服务对象,老徐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其中体现了应用通才实务工作观的有()。

64.

社会工作者小王准备结束一个家庭个案。根据结案期工作的要求.

小王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65.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结束后,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有()。

66.

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工具和方法包括()。

67.

下列关于“行为契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68.

无论是进行结果评估还是进行过程评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工作研究的过程。因此,就收集用于评估的资料的途径本身来说,大致包括( )。

69.

军人小方在一次训练中受伤,被送到优抚医院治疗,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方的身体基本康复,可以出院了。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的服务包括()。

70.

某社区持续多年开展“社区文化大舞台”活动,为扩大活动成效,社会工作者计划对该活动进行评估。在评估中,社会工作者应做的工作包括( )

71.

社会工作者小张被派驻到某企业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在与企业领导协商后,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小张的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完成上述任务的有( )

72.

初二学生小星在放学路上被陌生人骗至偏僻处性侵,第二天未去上学。学校社会工作者在知道小星的情况后恰当的做法是( )

73.

社会工作者小唐协助某造纸企业设计了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施方案。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的有( )

74.

社会工作者在分析社区需求时,要区分四种需求的类型:感觉性的需求、表达性的需求、规范性的需求和比较性的需求,下列表述中,属于感觉性需求的有( )

75.

刚上小学的小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课上不是玩玩具,就是与同桌大声说话,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强的父母担心小强的学业,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了解了小强的行为表现后,制订了行为矫正的服务方案。为实施该方案,需要建立基线。小王的下列做法中,属于建立基线的有( )

76.

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小秦发现,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与缺少良好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直接相关。小秦计划为本社区有类似情况的青少年开展一个以提升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小组。该小组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有( )

77.

16岁的小峰,高考失利,加上患有皮肤病,缺乏自信心,整天躲在家里,不想继续上学,也不想找工作。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小峰内心非常煎熬,但又觉得无法改变现状。小峰的上述表现反映出的需要有( )

78.

80岁的王老伯在入住福利院后遇到了不少麻烦,他好几次走错房间,引起其他老人的投诉,但是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时,他却能将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倒背如流。护理员对此很不理解,向社会工作者咨询。下列对王伯伯的表现的解释中,正确的有( )

79.

社会工作者大杨对服务对象老张的服务接近尾声。当天大杨告知老张服务即将结束后,老张表现得无精打采,会谈时心不在焉。针对老张的表现,大杨此时适当的处理方法应包括( )

80.

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到彝族村落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为获得该村对“集体性”问题的认识,掌握村落情况,他们到乡政府借阅了《彝族村落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查看了该村近年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资料;深入村民家中访问,与村民开座谈会,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开展服务提供了依据。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该村社区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