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井巷工程主控项目质量检验时,检查点中应有()以上的测点符合合格质量规定,其余测点不得影响安全使用。

2.

关于一些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

3.

矿井定向是()的测量工作。

4.

关于地下水造成井巷工程水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5.

巷道施工采用抽出式通风的优点是()。

6.

施工质量检验中的“三检制”内容不包括()。

7.

关于巷道安全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8.

施工单位发现井筒施工的质量事故后,正确的做法是()。

9.

断层线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断层称为()。

10.

当前的立井井筒基岩钻眼爆破法施工,钻眼爆破工作的时间约占整个掘进循环时间的( )。

11.

国家定额、行业定额、地区定额和企业定额是按定额的( )划分的。

12.

施工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13.

壁后注浆的施工顺序应根据含水层的厚度分段进行,对漏水段较长的井筒,宜( )逐段进行注浆。

14.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主要因素是( )。

15.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优点不包括( )。

16.

矿业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其中技术准备工作的内容一般不考虑( )。

17.

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大硐室,为及早满足通风、出矸要求,可采用( )。

18.

巷道施工采用长抽短压混合式通风,压入式风机吸风口与抽出式风筒吸风口的最短距离不应小于( )。

19.

下列关于应急救援行动的一般程序,正确的是( )。

20.

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下列不属于企业管理费的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20分)

21.

立井井筒基岩段施工中无需临时支护,且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的作业方式有()。

22.

采用滑模施工法进行井塔施工的突出优点有()。

23.

在巷道支护施工中,有利于及时、充分发挥支护能力的措施有()。

24.

在巷道施工中,常用的通风方式有()。

25.

关于矿井涌水水源的一些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26.

混凝土工程施工对混凝土搅拌的合理要求有( )。

27.

在工程围岩分类中,不属于单一参数法的有( )。

28.

关于混凝土制备施工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29.

钢筋的连接方式包括( )。

30.

施工测量工作一般应遵守的原则有(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80分)

31.

某选矿厂在生活区附近修建一座三层工业厂房。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基底面距地表7m,施工期间地下水位距地表3.2m。施工单位A中标承包了该工程,A将其中的地基基础工程和门窗安装分别分包给了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B和施工单位C。施工单位B针对基础施工制定了以下方案:

(1)基坑采用放坡开挖,不设支护,四周设管井井点进行降水,井点只在开挖作业时抽水。

(2)桩基础采用一台柴油打桩机昼夜连续施工。

(3)挖土机从基坑一侧挖到坑底后,向后退行。将土方堆放在基坑边缘以方便回填。在桩基础施工中,为加快打桩速度,施工单位采用了大桩锤并加大油门作业,造成多根桩顶面混凝土破碎。现场施工人员对破碎部分凿平修补后随即将桩继续打入。

问题:

1.施工单位A的分包行为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B的施工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的做法。

3.桩基础昼夜不间断施工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4.说明打桩过程中出现桩顶破碎后的处理程序。

32.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煤矿主立井井筒工程,井筒净直径5.5m,深度650m,井口标高为±0.000m,第四系冲积层厚度260m,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深度为280m。冲积层段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内壁厚度450mm,外壁厚度500mm,冲积层地下静水位标高-50m。基岩段采用素混凝土单层井壁,厚度500mm。井筒各含水层均为非承压水。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井筒施工到520m时,发现上部淋水增大,井帮出水量也增加,连续有5段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较为严重,最后在施工到560m脱模时发生垮塌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人员在第29天也不幸死亡。事故调查发现,最后5段混凝土强度虽然预留试块合格,但是现场实体检测不合格。

事件2:井筒施工完毕,施工单位根据井筒漏水情况,决定分别在标高-220m处的A点和-560m处的8点进行壁间和壁后注浆。

事件3:注浆结束,进行井筒验收时发现,-180m处有一出水点,出水量为0.2m3/h,冻结段总漏水量约0.35m3/h,基岩段总漏水量为5.85m3/h。

问题

1.写出事件1中的安全事故的等级和调查权限。

2.分析事件1中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3.写出事件2中A点和B点的钻孔深度与注浆压力范围。

4.分析并判断事件3中井筒漏水量分项是否合格。

33.

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增加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

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

问题: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约定的井筒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说明理由。

4.井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4.

某矿井因进行改扩建,需增加回风井井筒及部分井下巷道工程,委托一招标公司在全国招标网(媒体)上发表招标公告,有8家单位购买标书,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7月7日一7月9日进行标书销售,投标截止日期为8月20日。由于有3家意向单位提出需要到现场进行踏勘。建设单位于7月20日组织3家意向单位到现场进行踏勘。

事件二:8月20日如期开标,评标委员会发现以下问题:A、B两家施工单位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施工单位的账户转出;C、D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同一人;E单位的报价远远低于其他单位报价。

事件三:经评标委员会讨论,施工单位F综合得分最高,评标委员会将施工单位F确定第一中标人。8月22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F签订了施工合同,然后退还施工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后来,建设单位就施工工期及工程价款进行协商,并修订了合同中相应条款并重新签订了施工合同。

问题:

1.事件一中,该工程招标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事件二,评标委员会发现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3.事件三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该工程招标必需的技术资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