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92题,共92分)

1.

()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烟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2.

()由泡沫混合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泡沫喷射口、泡沫混合液管线、闸阀、单向阀、囊式泡沫液储罐以及水源和动力源组成。

3.

()是以由固体化学混合物(热气溶胶发生剂)经燃烧反应生成具有灭火性质的气溶胶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

4.

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5.

能引起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

6.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7.

一般氧浓度低于()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8.

当室内通风不良、燃烧处于缺氧状态时,由于氧气的引入导致热烟气发生的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现象,称为()。

9.

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因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

10.

建筑通风空调系统未按规定设(),采用可燃材料风管或采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等,容易造成火灾蔓延。

11.

()属于难燃性构件。

12.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是()。

13.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防火隔墙。

14.

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

15.

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防火门。

16.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17.

电容器的运行电压不超过()倍的额定电压,运行电流不宜超过()倍的额定电流。

18.

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

19.

预作用系统主要由闭式喷头、()、充气设备、管道、供水设施和火灾探测报警控制装置等组成。

20.

飞机发动机试验台的试车部位宜设()。

21.

采用预制气体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且容积不宜大于()m³。

22.

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的防火阀。

23.

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是管网的最低压力大于()MPa,能满足消防车、手抬移动消防水泵等取水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的供水系统。

24.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µm的固体粉末灭火剂。

2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在对生产及储存物品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时,以闪点作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对易燃可燃液体进行相应分类,其中,乙类液体是指()的液体。

26.

一般来说,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时,则认为火灾进入衰减熄灭阶段。

27.

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不超过3.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m。

28.

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29.

在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其喷射滞后时间不大于()s,间歇喷射的滞后时间不大于()s。

30.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31.

()由干粉罐、氮气瓶组、管道、阀门、干粉炮、动力源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32.

()的作用是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记录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任务。

33.

()是指系统动作时气体灭火剂由专设的充压气体瓶组按设计压力对其进行充压的灭火系统。

34.

湿式系统的适用范围为()。

35.

消防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防火隔墙和()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36.

()的防烟系统是通过送风机送风,使需要加压送风的部位(如防烟楼梯间、消防前室等)压力大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以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

37.

.()是利用火灾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的作用,通过房间、走道的开口部位把烟气排至室外。

38.

当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时,直接按下键盘上的手/自动切换键,输入系统操作密码后按确认键,控制器将从手动状态切换为自动状态。

39.

手动状态切换为自动状态有()方法。

40.

消防控制室总线联动启动、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流量开关启动、报警阀组压力开关启动和消防水泵出水干管压力开关启动属于()。

41.

消防水泵()设自动停泵的控制功能。

42.

消防电话系统收到消防电话分机呼叫时,消防电话总机在()内发出声、光呼叫指示信号指示该消防电话分机为呼叫状态,声指示信号能手动消除。

43.

在位图信息显示下,P为压力开关,W为(),D为楼层显示器。

44.

历史记录包括()、设备故障记录、请求记录、启动记录、反馈记录、操作记录、监管记录、气灭记录和其他故障记录。

45.

历史记录每种数量最多为1000条,存满后新事件产生时覆盖一个最远的事件。()

46.

消防联动控制器常用的联动控制方式主要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总线控制和直线控制、()。

47.

消防联动控制器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可以插入(),控制受控消防设备的启动或停止。

48.

()是指控制信号通过消防联动控制器本身的输出接点或模块直接作用到连接的消防电动装置,进而实现对受控消防设备的控制。

49.

湿式系统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

50.

()适用范围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

51.

消防泵组应采用()控制方式,实现直接手动控制。

52.

()由应急照明集中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

53.

()是指对某一连续线路周围温度和/或温度变化响应的线型火灾探测器。

54.

()主要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装置、管道和供水设施等组成。

55.

下列选项不属于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保养项目的是()。

56.

下列选项不属于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外壳外观保养方法的是()。

57.

对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显示屏保养要求是()。

58.

控制器显示“模块故障”,模块“巡检灯”不闪亮时,下列选项不属于总线短路隔离器和模块故障原因的是()。

59.

下列选项属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更换方法步骤1的是()。

60.

点型火灾探测器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宜居中布置,感温与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分别不应超过()m。

61.

火灾警报装置启动后,使用A计权的声级计测量其声信号至少在一个方向上3m处的声压级不应小于()

62.

具有光警报功能的火灾警报装置的光信号在100-500LX环境光线下,()m处应清晰可见。

63.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受控设备发出(),并接收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

64.

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实现。

6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的接地电阻值为()。

66.

管道横向安装坡度为0.002~0.005,且应坡向()。

67.

公称直径()的管道其距离顶板、墙面的安装距离不宜小于200mm。

68.

()主要由快充球阀、慢充球阀、过滤减压阀组成。

69.

()用于日常管网的气压保持,平时应处于常开状态。

70.

()设置在报警阀组系统侧,由控制阀、检测供水压力和流量的仪表、排水管道组成,其过水能力与系统启动后的过水能力一致。

71.

联动控制()影响连锁控制的功能。

72.

消防设备末端配电装置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

73.

消防设备末端配电装置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面()。

74.

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

75.

消防电梯前室可不设置疏散照明的是()。

76.

疏散指示标志灯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大于1m时,凸出墙面最大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77.

双帘面卷帘不同帘面的导轨也应互相平行,其平行度误差均()

78.

高位消防水池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设()防火门。

79.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但()。

80.

常闭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安装在明显可见、距楼地面()便于操作的位置。

81.

消防联动控制器可控制非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下降到()。

82.

测试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时的表述错误的是()。

83.

点型火灾探测器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宜居中布置,感温与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分别不应超过()m

84.

不同系统合用消防水泵时,其管网应在报警阀()分开设置。

85.

一组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置压力和流量检测装置或预留可供连接压力和流量检测装置的接口,每台消防水泵的出水管应设置()。

86.

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洒水喷头,其高程差不宜大于()。

87.

干式系统充气连接管接口应在报警阀气室充注水位以上部位,且充气连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88.

利用()测试时,水流指示器动作,报警阀阀瓣打开,水力警铃动作,压力开关动作,消防水泵启动。

89.

利用()测试时,水力警铃动作,压力开关动作,消防水泵启动。

90.

消防设备末端配电装置宜靠近()安装。

91.

民用建筑的走道设置扬声器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92.

()处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