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道路高程测量应采用( )测量。

2.

关于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3.

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 )确定。

4.

下列关于施工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

5.

对已知的测量控制点进行闭合加密,建立测量控制网,再进行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 ),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等。

6.

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正确的浇筑顺序是( )。

7.

可用于地下水丰富、土质较差、沟槽较深、沟槽附近有构筑物等施工区的支护材料是( )。

8.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9.

下列土层中,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加固,效果最好的是( )。

10.

下列属于供热管网填料式补偿器特点的是( )。

11.

下列施工中,不适用于综合管廊的是( )。

12.

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 )工程管线。

13.

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为( )。

14.

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中,注浆压力在砂质土中终压压力一般应不大于( )。

15.

对于整体现浇混凝土水池,顶板尺寸为6m×3m,拆除顶板的底模板时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设计值的( )。

16.

下列关于管网改造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17.

下列关于混凝土检验评定中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描述不正确的是( )。

18.

当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及受拉构件时,可采用的桥梁维护加固方法是( )。

19.

下列不属于工程进度管理事中控制的是( )。

20.

施工成本管理方法具有时效性、针对性,首先应对成本管理环境进行调查分析,以判断成本管理方法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干扰和效果。属于选用施工成本管理方法的( )原则。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造成钻孔灌注桩塌孔的主要原因有 ( )

22.

关于正、反循环钻孔,说法正确的有( )。

23.

钢梁制作基本要求中,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24.

下列关于垂直运输系统说法错误的有( )。

25.

关于城镇道路大修维护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26.

块石路面采用( )时,不宜抛光、机刨。

27.

砌筑式挡土墙施工中宜采用立杆、挂线法控制砌体的( )。

28.

钢-混凝土结合梁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主梁的( )进行检查验收。

29.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和管棚支护两者相同的施工技术要求有( )。

30.

合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建部分城市轨道1号线新建工程,工程内容包括两座车站及一段区间隧道。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地处围岩IV级区域,设计长度300m,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洞口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支护等。

支护施工中,项目部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复喷到设计厚度;⑤锚杆、钢筋网、钢拱架。超前支护在开挖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小导管注浆支护加固采用直径30mm,长5m的水煤气管;注浆孔间距为100mm,外插角为10°,纵向搭接长度为2m。注浆工艺流程图如下: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车站基坑采用自上而下、分段依次开挖,钢筋网片安装及喷射混凝土紧跟开挖流水段,及时施加支撑或锚杆。开挖过程中对下列内容进行了中间验收:

(1)基坑平面位置、宽度、地质描述。

(2)基坑放坡开挖的坡度和围护桩及连续墙支护的稳定情况。

(3)地下管线的悬吊及基坑便桥稳固情况。

基坑回填质量验收主控项目包含:回填土的土质、含水率;回填碾压密实度等。

施工中项目部对隧道施工过程实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施工中不出现坍塌事故。监测项目如下: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1)支护施工的正确工序为?(用序号表示)

(2)小导管注浆支护设计参数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改正。

(3)图中A、B是什么?

(4)基坑开挖中间验收项目和回填的主控项目均不完整,请补充完整。

(5)补全隧道必测监测项目及对应的方法工具。

32.

某公司承建一车站基坑工程,位于城市商业中心,基坑周边有数座高层建筑。围护结构采用咬合桩结构,共设置三道内支撑,其中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两道为钢管支撑,地面标高为0.0m,地下水位标高为-3.5m,基底标高为-10.5m,基坑周边设置管井降水,基坑开挖示意图如5所示。项目部按照要求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事件一:施工前,建设单位委托当地一家具有相关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过审批后,进行测量作业,基坑开挖监测项目有建筑物沉降、围护墙顶垂直位移、支撑轴力、立柱结构竖向、水平位移等。

事件二:项目部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围护结构渗水,情况比较严重,直接封堵困难,项目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事件三:基坑开挖完毕,对周边高层建筑物监测发现,建筑物沉降过大,项目部紧急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1)请计算出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深度。

(2)事件一中,基坑的监测项目还应包括哪些?

(3)事件二中,针对围护结构渗漏严重的情况,项目部应该如何处理。

(4)写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流程。

(5)分析事件三中建筑物沉降的原因,应当采取哪些补救技术措施?

33.

某公司承建一座市政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10孔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宽横断面布置T梁12片。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根据构件预制场的布设要求,立即进行了T梁预制场的选址和规划,选取了过去的一块空旷的水田作为预制场区,并编制了《梁场布置方案》,在报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对场区进行了简单处理后组织施工。

方案要求在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应对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包括预制时间、梁体编号等内容,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同时编制了预制场的建设方案:预制场设5个制梁台座(编号1-5),采用一套外模、两套内模。每片梁的生产周期为10天。其中A工序(钢筋工程)2天,B工序(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2天,C工序(混凝土养生、预应力张拉与移梁)6天。并计算了支架的强度,5个制梁台座的制梁横道图如下: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监理检查预制场时,指出预制场地基处理不符合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存放区台座高出地面15cm,预制梁体直接置于台座上;

事件二:T梁钢筋绑扎、钢绞线安装、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开始浇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

事件三:预应力张拉在专职安全员的主持下进行。

(1)D、E、F三个区各是什么?

(2)全桥共有T梁多少片?为完成T梁预制任务最少需要的工期为多久?若每天只能吊装架设8片梁,最快多久可以吊装安装完毕?

(3)施工单位《梁场布置方案》的审批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一中,梁的存放是否符合要求?说明理由。

(5)事件二中,T梁混凝土应如何正确浇筑?事件三中,预应力张拉主持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4.

某城市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0号块采用墩顶混凝土现浇施工,临时固结构造示意图和成孔钻机如下图。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图7 钻孔泥浆循环系统示意图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1号桩桩身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左右。灌注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后经检测表明1#桩出现断桩。

事件二:项目部新购买了一套性能较好、随机合格证齐全的张拉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三:为加强质量管理,项目部对挂篮施工等特殊工序缺少经验,因此设置了工序质量控制点;编制了专门的作业指导书。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的合龙段施工方案如下: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顺序一般是先中跨、后次跨、再边跨。

(2)合龙前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

(3)合龙宜在一天中正午时分进行。

(4)梁跨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反力为主。

事件五:桥墩高度平均为20m,墩顶0号块采用支架法浇筑。张拉0号块预应力钢绞线时,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城市主干路,施工人员设置了防护栏杆,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

(1)写出图6中A、B、C结构的名称。

(2)写出图7中设备或设施A、B、C的名称与该回旋钻机的类型。

(3)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补充项目部特殊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6)改正事件4中项目部编制方案的错误之处。

(7)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城市主干道时,敞口立面必须如何处理才能满足高处安全作业相关要求?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是否符合高处作业的规定?说明理由。

35.

某地铁隧道总长 646.8m,宽 21m,全长划分六段分段进行基坑施工,其中 2 号基坑长 107.8m,宽21.05m,基坑深度 11.4m,地铁车站 2 号基坑横断面示意图 5-1 如下所示。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三道钢管内支撑支护,地下连续墙厚度 0.8m。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范围内土体中含有丰富的潜水,地面以下最大埋深 15.8m。

在进行 2 号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情:

事件一:根据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条件,施工单位选择Ф700m 管井降水方法,沿基坑长度方向上双排布置,井间距为 4m。井点管安装到位后,作业人员及时向孔内投放了滤料,上部用黏土填满压实,结构示意图 5-2 所示。

事件二:基坑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需要形成整体墙,同时作为止水帷幕,并在永久使用阶段用作地铁隧道结构外墙,槽段之间采用了十字钢板接头,如图 5-3 所示。在进行成槽施工时,对稳定性较差的槽壁,施工单位选取了较小的槽段长度进行施工,并对槽壁进行了加固。

图 5-1 地铁车站 2 号基坑横断面示图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图 5-2 管井井管结构示意图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图 5-3 十字形穿孔钢板接头示意图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市政实务》点睛通关卷4

【问题】

1.写出图中 A、B 的名称,并指出 A 结构有哪四个主要作用。

2.列式计算地铁车站 2 号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和降水深度。

3.指出事件一中图 5-2 中 C 和 D 的名称,并简述 C 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4.指出事件二中图 5-3 中 E 的名称,并写出除了刚性接头之外,还有哪些柔性接头的方式。

5.施工单位对地下连续墙槽壁进行加固宜采用何种方法?地下连续墙一字形槽段长度的最小值宜取多少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