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分包工程完成后,分包单位应将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 )。

2.

关于爬模法施工钢筋混凝土井塔的特点,正确的是( )。

3.

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开采许可证,应由( )颁发。

4.

立井井筒施工中,深部工作面有较大涌水时,处理方法应采用( )。

5.

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合同价款调增的情况是( )。

6.

水泥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

7.

关于水泥性能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

8.

井深 850m 的某煤矿主井井筒,表土松散,含水不稳定冲积层厚度 300m,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

9.

关于巷道施工通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

10.

井筒施工期间,工业广场临时压风机房的布置应( )。

11.

加快立井井筒施工进度的有效措施有( )。

12.

根据直接经济损失判定某工程质量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其直接经济损失可能是( )。

13.

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方法不包括( )。

14.

煤矿井下爆破允许使用的炸药是( )。

15.

中等稳定的中硬岩石巷道实施光面爆破,炮眼深度 2.5m,按 2 号岩石铵梯炸药计算,周边眼的每孔装药量应控制在( )。

16.

立井井筒施工深度超过 100m 后,不能将工作面积水直接排至地面的设备是( )。

17.

用爆破法贯通煤矿井下巷道,两个工作面相距( )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

18.

井巷工程的分项工程是( )。

19.

关于横道图进度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

关于金属矿山井下排水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矿业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为防止重大灾害发生,对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通常煤矿上所说的“一通三防”管理,具体是指( )。

22.

关于巷道支护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23.

关于斜巷施工安全管理的做法,正确的有( )。

24.

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前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

25.

关于招标投标工作,正确的有( )。

26.

可由矿业工程二级建造师执业的工程有( )。

27.

可用于高瓦斯矿井井下爆破作业的爆破器材有( )。

28.

矿业工程注册建造师可以执业的工程范围包括( )。

29.

矿井施工技术准备的工作内容包括( )。

30.

下列矿业工程项目工程资料文件由施工单位管理的包括(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中型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90万吨,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一施工单位中标承建该矿井的主井井筒及箕斗装载硐室和井下相关巷道和硐室工程,井筒净直径5.5m、深度560m。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主井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主井临时改绞,改绞完成后安排井下巷道及硐室的施工。

项目部编制的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显示,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井内施工设备和设施的选型和布置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需求,选用6臂风动伞钻打眼,炮眼深度4.0m;吊盘上层盘为保护盘;中间盘布置1台HZ-4中心回转抓岩机进行出矸;下层盘布置混凝土分灰器、风动潜水泵及水箱,工作面采用1.5m高组合钢模板砌壁,井底安设卧泵排水;管路采用井壁固定,放炮电缆随安全梯钢丝绳悬吊。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发现井筒施工设备布置存在问题,要求重新进行布置。项目部及时进行了相关调整,纠正了错误,并最终通过了审批。

在井筒施工到底后,主井施工单位通过建设单位协调,其它施工单位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主副井贯通工作。在对主井井筒进行临时改绞后,及时安排井底车场运输巷道及一些临时工程的施工。地质资料显示该矿井井底车场附近有弱含水层,且岩层的渗透性好,中央变电站施工验收时发现衬砌有渗漏水现象。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围岩进行注浆封水处理,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处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注浆封水处理的费用和工期索赔申请。

问题:

1.针对井筒施工设备选型和布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正确的做法。

2.主井临时改绞,井筒内应布置哪些主要的施工设备或设施?

3.中央变电站防水施工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具体可采用什么检验方法?

4.施工单位提交的索赔申请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2.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大巷施工任务。大巷设计长度2500m,半圆拱断面,净宽4500mm,净高4000mm,采用锚喷支护。

矿井地质报告表明:大巷穿越地层为中等稳定岩层,属Ⅲ~Ⅳ类围岩,但在1200m处有一长度30m的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设计资料编制了大巷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正常施工段的内容如下:采用钻爆法施工,两臂凿岩台车钻眼,耙斗装岩机装岩,炮眼深度1200mm,为楔形掏槽,周边眼开口布置在轮廓线内100mm,采用反向装药。

大巷施工到断层破碎带时,发现围岩破坏严重,稳定性极差,边掘边冒落。施工单位针对断层破碎带提出了缩小锚杆间排距的加固措施。掘进过程中,工作面顶板出现有冒落碎块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在工作面后方10m处喷层破坏,岩块掉落,锚杆与围岩松脱,并形成半悬空的虚设状态,顶板出现浮矸。施工队为不影响进度,在维持工作面正常掘进的同时,对工作面后方10m处破坏巷道采取了复喷并加厚混凝土喷层的维修措施,其中2人在维修段前方控制混凝土喷枪,2人在后方备料。最终,维修段发生了冒顶事故,造成多名人员被埋压,经及时抢险,仍有2人遇难、1人重伤。

问题:

1.给出的正常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2.针对过断层破碎带的围岩地质条件和破坏状态,指出断层破碎带加固措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采取的合理技术措施。

3.根据巷道发生冒顶的背景,说明维修该巷道的正确做法。

4.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应由谁负责调查处理?

33.

某矿井主井井筒净直径6.0m,深度616m;表土风化基岩层厚度25m,基岩主要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泥岩层;井深160~280m有多个裂隙含水层且相互连通,预计涌水量50~160m^3/h。

某矿建施工单位中标承建该立井井筒,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包括:井筒基岩段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含水层段采用注浆堵水处理方案;抓岩机固定在吊盘的下层盘。

井内设备设施共布置悬吊钢丝绳11根,包括吊盘悬吊绳2根,吊盘悬吊绳兼提升稳绳4根,模板悬吊绳4根,安全梯单独悬吊,通信、信号和监控电缆随吊盘绳悬吊,动力、照明和放炮电缆随另一根吊盘绳悬吊,风筒、压风管、供水管、排水管等采用井壁固定。施工组织设计报送审批时,技术负责人提出井内设备设施钢丝绳悬吊布置存在问题,要求进行整改。

井筒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注意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项目施工结束进行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在自检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工程验收的相关资料,其中井筒混凝土支护工程施工预留混凝土标准试件为21组63块,强度均满足要求。监理单位审查后要求进行补充检测,检测合格方能进行工程验收。

问题:

1.针对该井筒的裂隙含水层,注浆堵水采用哪种方法?说明理由

2.给出该立井井筒施工工作面的排水方案及其布置。

3.针对施工组织设计中井内设备设施钢丝绳悬吊布置存在的问题,应如何修改?

4.监理单位要求对混凝土支护工程进行补充检测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该项目混凝土支护工程补充检测可采用什么方法?

34.

某施工单位承揽了一井工煤矿二期东翼轨道大巷工程,巷道总长度600m,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宽4600mm,净高3900mm。巷道采用锚网喷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120mm,强度等级C20;锚杆采用φ22×2200mm无纵肋螺纹钢树脂锚杆,矩形布置,间排距800×800mm,设计锚固力120kN。岩巷机械化作业线配备方案为:气腿式风动凿岩机+耙斗式装岩机+皮带转载机+电机车+1.5t矿车+混凝土喷射机组,巷道施工设备平面布置见图1。

二建矿业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矿业实务》高频考点6

东翼轨道大巷开始施工的第1个月期间,监理工程师为加强锚杆支护质量的过程控制,现场抽查了锚杆杆体材质、锚杆的安装扭矩、抗拔力、间排距、锚杆孔的深度、锚杆的外露长度。该大巷施工的第2个月期间,建设单位人员下井检查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现场测定的喷射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分别为8min、15min。第3个月施工成巷106m,月末验收全部合格。

问题:

1.指出图1中编号1~6的名称。

2.监理单位现场抽查的检验项目哪些是主控项目?哪些是一般项目?

3.建设单位抽查的喷射混凝土初、终凝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4.指出该大巷中间验收选择检查点的规定,并确定第3个月106m施工成巷验收检查点的最少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