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桥跨结构相邻两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 )。

2.

隧道洞口,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坡脚( )m以上。

3.

卸落浆砌石拱桥的拱架,须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4.

关于公路工程开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5.

炮洞直径为0.2~0.5m,洞穴成水平或略有倾斜,深度小于5m,用集中药于炮洞中进行爆炸的方法称为( )。

6.

下列情况中,可以不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的是( )。

7.

可以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的是( )。

8.

下列严禁作为填料的材料是( )。

9.

下面哪个路基施工项目不能在冬季进行施工( )。

10.

下列关于填石路堤填料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11.

滑模摊铺施工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 )。

12.

下列隧道支护措施中,不属于超前预支护措施的是( )。

13.

帮助司机夜间行车时,通过对车灯光的反射,了解前方道路的线形及走向,使其提前做好准备的交通安全设施是( )。

14.

下列关于项目部驻地选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

下列关于交通工程市场行为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16.

施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施工作业特点、安全风险以及施工组织难度,按照年度施工产值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亿以上的不少于( )名。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方式中,技术层次、装备水平和施工要求最高的是( )。

18.

隧道围岩为Ⅳ~Ⅴ级的中小跨度隧道,宜采用的开挖方法为( )。

19.

对于超危大工程或未达到超危大工程要求但参建方认为有必要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 )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20.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项目在竣工验收时综台评价为优良的必要条件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隧道洞身类型按断面形状可分( ) 。

22.

以下关于仰拱与掌子面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23.

下列关于沥青碎石路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24.

在公共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总结中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包括( )。

25.

在公路施工企业类别中,包含“三级资质”企业等级的有( )。

26.

钻孔灌注桩中,关于护筒的说法,正确的是( )。

27.

下列内容中,属于施工总体部署主要内容的有( )。

28.

关于井点降水法排水说法正确的是( )。

29.

挂篮按主要承重结构形式分为( )。

30.

下列实测项目中属于就地浇筑梁、板的关键项目是(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为某一大型公路专业施工企业,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时作了如下控制:

(1)选用合格的石料进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站设置试验室,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拌合中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根据拌合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4)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5)主要压路机械采用两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两台16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6)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缝作了严格控制。

问题:

1.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合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3.混合料的运输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5.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6.请简述横接缝的处理方法。

32.

某二级公路大桥主桥全长680m,为等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分上下游两幅,每幅双箱单室,顶板宽9m,底板宽5m。箱梁采用短线法台座预制,悬臂拼装。后改为移动模架施工。

事件一:为加强安全管理,项目部在全桥施工过程中建立了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实行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二: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加强进场材料管理,对钢丝、钢绞线、热轧带肋钢筋等重要材料严格检查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其中在检查钢绞线过程中,仅对表面质量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

事件三:在工地试验室,对桥梁粗细集料的粗、细集料等材料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

某次粗集料试验中,由于出现记录错误,试验人员用撕页的方式重新记录,并将试验记录按要求保存。

事件四: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吊架支撑系统、移位调整系统、液压电气系统及辅助设施组成。

模架运至工地后,进行了整套移动模架的拼装,包括支撑托架拼装、模板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的拼装。在首孔梁的浇筑位置就位后随即进行了施工浇筑。

问题:

1. 请简述短线法施工的优缺点。

2. 判断事件一正误并说明理由。

3. 钢绞线还应做何种试验,每批质量应不大于多少?

4. 改正事件三对粗集料材料试验检测时的错误做法。

5. 事件四中移动模架系统还包含那几部分、还有哪些结构的拼装?施工浇筑前应做何种步骤?

33.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二级公路的H 合同段改扩建工程( K3+000~K24+000),项目区软土路基分布不均匀。原有的二级公路K3+000~K12+000、K18+000~K24+000 路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K12+000~K18+000 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线城镇化比较严重,过境交通与城市内交通混行,交通量增加引起通行问题,需将其改扩建成一级公路。老路加铺部分路面结构采用上面层: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 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cm);调平基层: 16~3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提出以下措施:

措施一:施工前对老路路面现况进行详细复核,K12+000~K18+000 段主要病害简述: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断板等。施工单位对出现断板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措施二:严格配置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生产能力为500t/h,摊铺宽度6m,压实后沥青混凝土密度为2.35t/m3,运输车辆载重量为15t,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时间为13min,返回拌合场时间为9min,在现场卸料及其他等待时间为3min,车辆储备系数取1.1。

措施三:旧沥青路面段采用现场热再生法重铺,其主要工艺包括:摊铺整形、加热、旧料再生、罩新面工艺。

措施四: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施工,满足安全、实用和美观等要求,对自建房屋提出下列要求:

①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建设宜选用阻燃材料,搭建不宜超过两层;

②每组不超过10 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m;

③栋与栋距离不小于4m,房间净高不低于2.5m;

④驻地办公区、生活区采用集中供暖设施,严禁电力取暖。

竣工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5,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2。

【问题】

1.AC-13C 按照组成结构、矿料级配分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背景资料措施一中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3.逐条判断白建房屋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计算背景资料中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数。

5.计算路面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34.

某公司承建一座桥梁工程。该桥跨越山区季节性流水沟谷,上部结构为三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均采用扩大基础;桥面铺装自下而上为厚8cm钢筋混凝土整平层+防水层+粘层+厚7cm沥青混凝土面层;桥面设计高程为99.630m。桥梁立面布置如图所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分通关卷2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有如下内容:

(1)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地形特点及施工便道布置情况,对沟谷进行回填,回填后经整平碾压,场地高程为90.180m,并在其上进行支架搭设施工,支架立柱放置于20cm×20cm楞木上。

(2)支架搭设完成后,项目部应立即按施工方案要求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

(3)支架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的方法、程序拆除。拆除作业应自下而上进行,不得上下多层交叉作业。

【问题】

1.写出图中构件A的名称。

2.根据施工方案(1),列式计算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图应搭设满堂支架的最大高度;根据计算结果,该支架施工方案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说明理由。

3.说明方案(2)中支架堆载预压的目的。

4.改正方案(3)中的错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