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Ⅴ级及以上围岩不得大于( )m。

2.

下列工作中,属于竣工验收内容的是()。

3.

下列不属于隧道工程附属构造物的是( )。

4.

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

5.

桥梁基础施工的基坑排水方法中,井点降水法不适用于( )的土质基坑。

6.

在间歇式设备生产率计算公式: Qj=nGjKB/1000(t/h) 中, 其中 n 的含义是( ) 。

7.

运用了贝克曼梁法原理的检测技术是()。

8.

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为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可在地面以下设置()。

9.

属于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是()。

10.

钢筋混凝土现浇梁出现预拱度偏差的原因是()。

11.

下列级别中,不属于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等级的是( )。

12.

下列不符合施工便桥建设要求的是( )。

13.

隧道围岩为较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BQ 为 500,该围岩属于( )级。

14.

下列不属于护栏的主要作用( )。

15.

关于连拱隧道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16.

代表施工企业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要代表企业对业主全面负责的主体是( )。

17.

下列关于明洞回填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18.

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工程数量是指( )。

19.

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拌合作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

根据项目部驻地办公用房面积,办公室配备人均标准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梁式桥现浇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支架进行监测的项目应包括( )。

22.

路面表面的排水设施有()组成。

23.

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它的作用有()。

24.

导致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断桩的原因有()。

25.

关于路基冬期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26.

盖板涵(预制吊装)施工主要工序有( )。

27.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台账分为管理和技术台账,下列台账中属于管理台账的有( )。

28.

在正式投标时需要注意的情况包括( )。

29.

下列对洞门构造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30.

下列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公司承建二级公路工程,全长3000m,穿过部分农田和水塘,需要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约定分部分项工程量增加(减少)幅度在15%以内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工程量增幅大于15%时,超过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0.9倍计算:工程量减幅大于15%时,减少后剩余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1.1倍计算。由于原水塘塘底横坡度为1:4,抛石挤淤沿道路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抛填,再渐次向两旁展开,将淤泥挤向两侧。

项目部在路基正式压实前选取了200m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确定了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检查时发现压路机碾压时先高后低,先快后慢,先静后振,由路基中心向边缘碾压。技术负责人当即要求操作人员停止作业,并指出其错误要求改正。

事件二:路基施工期间,有办理过征地手续的农田因补偿问题发生纠纷,导致施工无法进行,为此延误工期20天,施工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三:结算时,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工程量变化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工程量变化情况表

{图}

问题:

1.请指出抛石挤淤施工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请阐述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3.分别指出事件一种压实作业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5.分别计算事件三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的费用。

32.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级公路 H 合同段路基工程,本合同段有填有挖,且需以挖作填,施工跨越冬期,项目部充分考虑冬期对施工的影响,对选择施工的项目进行详细考查,并编制冬期施工计划。其中,部分路段工程情况如下表 1-1: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频考点6

在冬期来临前,施工单位做好了相关工作,在填筑路堤前,对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了取样试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冬期路堤的填筑。

冬期进行挖方路基施工时,挖方边坡一次挖到设计坡面,尽量控制超挖;路基挖至路床顶面时,完成临时排水沟后,停止开挖等待冬期过后再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对上路堤填料进行了取样试验,测得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为 1.68g/cm3,上路堤填筑过程中,试验室对已经压实的土方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频考点6

【问题】

1.指出表 1-1 中不宜在冬期施工的路段。

2.冬期填筑路堤时应选用哪些填料?

3.指出冬期挖方路基的错误做法,说明理由。

4.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上路堤的压实度标准应控制为多少?计算表中 A、B、C、D 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3.

某二级公路跨河大桥,左岸引桥结构为11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柱式墩,直径为1.5m的桩基础。0#桥台至6#墩桩长12~14m,靠近主桥四跨桩长超过20m。由于该河段枯水期长,且左岸地质水文条件较好,故引桥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和安全要点部分如下:

(1)挖孔施工时相邻两桩孔应同时开挖,不得间隔交错跳挖;

(2)孔口处应设置高出地面至少200mm的护圈;

(3)挖孔弃土要及时转运;

(4)孔深大于15m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引桥所处河滩宽阔平坦,局部存在坑洼与淤泥地段,淤泥厚度10~30cm,其下为砂砾土,地基经处理后承载力能满足预制场施工要求。项目经理部决定将引桥主梁预制场设在该段河滩上,主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施工现场分为A、B、C、D、E五个作业区域,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频考点6

预应力张拉时部分主梁锚板处混凝土出现变形开裂现象,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如下:

(1)清除锚下损坏混凝土,采用与主梁相同配比混凝土修补;

(2)重新安设相同规格锚垫板,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张拉。

但张拉时仍然出现变形开裂情况,监理工程师指出了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整改要求。

问题:

1、判断背景中挖孔桩施工技术和安全要点的正误,错误的请改正。

2、C、D、E施工作业区域布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改正背景中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场处理方法中的不妥之处。

4、就左岸靠近主桥四跨的桩长情况,该段引桥桩基是否适宜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施工,并说明理由。

34.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浅埋隧道,设计净高 5m,净宽 12m,总长 16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裂隙发育。进场后项目部与所有施工人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一名电工无证上岗,一名装载机驾驶员证书过期,项目部对电工予以辞退,并要求装载机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事件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Ⅵ级和Ⅴ级围岩的连续长度及合计长度进行了统计,并由施工单位负责对该隧道进行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

事件二: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浇筑混凝土时,施工单位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送料入模,均匀布料;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 25℃;浇筑时两侧边墙及拱顶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两侧混凝土浇筑面高差不应小于 1.0m;浇筑完成后进行 5d 的养护。

事件三:2020 年 7 月 6 日上午,隧道开挖时,监控量测人员根据量测数据的位移速率变化趋势发现围岩位移速率呈上升状态,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的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人数 5 人,重伤 12 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到 2020 年 8 月 6 日,确认最终死亡人数为 10 人。

【问题】

1.指出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了哪些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

2.补全事件一中风险评估报告内容的缺项。

3.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浇筑混凝土的错误之处,并进行改正。

4.根据监控量测位移速率变化趋势发现围岩位移速率呈上升状态时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