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卸落浆砌石拱桥的拱架,须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

2.

混凝土面层养生结束后,混凝土弯拉强度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 )。

3.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以试件标准养护到( )d,按规定方法测得的。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在春季末和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工期的最低温度在( )。

5.

下列属于桥梁伸缩缝病害防治措施的是( )。

6.

施工方案的优化中,( )的优化要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有技术上的先进性。

7.

利用施工图改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的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 )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8.

下列不属于合理选择施工机械依据的是( )。

9.

现场热再生工艺的优点是( )。

10.

填隙碎石的施工可采用( )。

11.

为防止隧道衬砌施工中裂缝的产生,衬砌厚度应根据( )确定。

12.

根据《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关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13.

下列关于交通安全设施中标志的施工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14.

三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承包的工程包括( )。

15.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履行项目审批或者核准手续后,方可开展( )招标。

16.

关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拦水带过水断面内水面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17.

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的超前地质预报是( )。

18.

下列关于施工风险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

19.

大型项目可采用( )组织结构模式。

20.

招投标阶段,负责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数量的单位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的仪器包括有( )。

22.

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有( )。

23.

下列选项中属于路面基层粒料类嵌锁型的有( )。

24.

桥梁按其全长和跨径的不同,分为( )。

25.

公路项目工程量清单单价应包括的费用有( )。

26.

下列关于隧道超前注浆堵水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27.

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中,有( )。

28.

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文件要求,当隧道工程满足( )时,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29.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分为( )。

30.

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许可的建筑业企业资质为(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起讫桩号为K12+200~K27+700,路基设计宽度为24.5m,纵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填半挖横断面示意图也如图所示。其中K12+200~K15+600段穿越农田,其间经过几条农田灌装水渠,水渠的平均宽度约3m,渠底淤泥底标高比农田软土底标高平均低约1.7m,渠位均设涵洞,涵底处理依照设计;结合地质情况,农田软土层平均厚度1.25m,最深不超过3m。由于地方交通道路等级较低,农用水田,旱地宝贵,因此合同约定不许外借土方石填筑路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频考点1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全路段原材料情况及K12+200~K15+600段软土厚度,采用浅层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根治。

事件二: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经核对设计文件,发现本合同段路基填方总里约35万m3,最大填方高度4.3m,主要集中在K12+200~K15+600;路基挖方总量约97万m3,主要集中在K18+315~K21+035,开挖深度0.85m~15.7m,山体除少量风化表层外均为硬质石灰岩。

事件三:经现场勘查并查阅图纸,发现K20+223~K20+550为全断面挖方段,最大垂直挖深5.8m,K20+50~K21+035为半填半挖段,最大挖深15.7m3;为减少征地并能维持路基稳定,在半填段设计了较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它主要依靠圬工墙体的(A)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

事件四:两隧道的主要穿越区段均无明显溶洞,岩石为较坚硬石灰岩,岩体较破碎,属于Ⅲ级围岩段。施工单位在修筑填石路堤时,将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台阶,分别为:在路基面以下(B)m为第一级台阶、(B)m~1.5m为第二级台阶,1.5m~(C)m为第三级台阶。(C)m以上为第四级台阶。

事件五:施工单位在本工程路基填筑时采用了自重15t的振动压路机。

【问题】

1.说明本工程路堤填料来源?

2.结合工程背景并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写出事件一中本工程适宜釆用的两种垫层类型和两种浅层处理方法。

3.写岀适合事件二中挖方路段岩质特点的两种控制爆破方法。结合规范要求,本工程最大挖方路段宜设几级边坡?

4.分别回答事件三和事件四中A、B、C的内容。

5.改正事件五中的错误。

32.

某公路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隧道合同总工期为36个月。左右隧道分别长4855m,中线间距30m,隧道最大埋深850m,纵坡为3%人字坡,其地质条件为:岩性为砂岩、石灰岩,局部有煤系地层;瓦斯含量低,属瓦斯隧道;穿越F1、F2、F3三条断层;地下水发育。左右洞围岩级别均为:Ⅱ级3415m,Ⅲ级540m,IV级310m,V级590m。在距进口2100m(对应里程K27+850)处设计了一座斜井,斜井长450m,向下纵坡5-8%,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及平面布置示意图分别见下图。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频考点1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经现场调查发现,进口处为深沟,且跨沟桥台位于隧道洞口。经综合考虑,施工单位提出了设计变更方案,在距进口280m处增设一条长150m的横洞(见图)。

事件二: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水平,采用钻爆法开挖施工,无轨运输。

事件三:根据现场情况,相关单位拟保留横洞而取消斜井。

【问题】

1.在有斜井和横洞的情况下,本隧道最多有几个开挖面同时施工?并在平面布置示意图上用箭头标明掘进方向(需在答题卡上复制平面布置示意图作答)。

2.该隧道施工的每个工作面需要配备哪些主要开挖及初期支护机械设备?(至少回答6种设备)

3.分析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提出增设进口横洞的理由。

4.根据提供的地质信息,本隧道由地质引起的主要施工安全危险源有哪些?

33.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质量评定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2.地基处理的验收是否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说明理由。

3.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哪种病害?

34.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位于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主线长15km,起讫桩号为K15+000~K30+000,行车道宽度为3.75m。主要工程内容有:水稳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及路面排水等。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频考点1

 事件一:路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监测监控和技术措施等。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部按照要求进行了方案交底。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向X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Y共同签字确认。

事件二:路面各层施工时,项目部投入以下主要机械设备:水泥浆洒布车、沥青混合料拌合站、水稳拌合站、纤维投放机、摊铺机、运输车、压路机、振动夯实机、装载机、智能沥青洒布车等。

K17+100~K17+500段基层在养生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经弯沉检测,结构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了防止后期发生质量病害,技术人员采取了灌缝处理措施。

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施工单位的部分做法如下:

(1)中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完成了成品改性沥青的招标工作,择优选择了一家实力较强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要求供货单位供货时需提供有关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两份技术资料;

(2)中面层施工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当日摊铺作业结束后,采用斜接缝设置横向接缝;

(3)上面层沥青玛?脂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较高,在正式开始上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选取了200m路段作为试验段,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

事件四:K20+000~K25+000段具备先行施工条件,施工单位决定将该段底基层、基层划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持续时间见表1。待基层施工完成后,对下、中、上面层不分段组织顺序作业,各层施工时间均为4d。底基层与基层、基层与下面层之间的技术间歇均为4d。

底基层、基层分段持续时间(单位:d)表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高频考点1

【问题】

1.补充事件一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的另外两项主要内容。写出X和Y的名称。

 2.补充事件二中路面各层施工时还需要的机械设备。写出基层收缩裂缝处理的其他两种措施。

3.写出事件三(1)中两份技术资料的名称。逐条判断(2)、(3)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