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钢桩在场地堆放时,堆放高度最多为()层。

2.

关于箱涵顶进安全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3.

供热管网旋转补偿器的突出特点是( )

4.

下列关于绿色施工管理的做法,错误的是( )。

5.

以下基层材料中属于柔性基层的是( )。

6.

断面形式采用三、四幅路,机动车道宽度为3.25~3.5m的道路是( )。

7.

在热拌沥青混合料道路施工中,一般不采用人工摊铺的是( )。

8.

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应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应进行( )无损检测。

9.

关于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说法错误的是( )。

10.

机动车道宽度为3.5~3.75米的是( )。

11.

下列关于支架基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12.

植草沟断面边坡坡度不宜大于( ),植草沟纵坡宜为( )。

13.

存在于地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具有一定水头高度的地下水称为( )。

14.

活动支座安装前,聚四氟乙烯板顶面凹槽内应注满( )。

15.

下列关于钢板桩围堰说法错误的是( )。

16.

以下关于城市隧道施工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17.

次高压A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MPa。

18.

以下关于海绵城市建设中渗透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19.

招标文件主要内容不包括( )。

20.

道路、广场、其他硬化铺装区及周边绿地应优先考虑采用(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下列属于支座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的是( )。

22.

下列关于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23.

深基坑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 )。

24.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事故为( )。

25.

下列选项属于桥梁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进行分类的是( )。

26.

下列关于土钉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

27.

边坡有失稳迹象时,采取的有效措施的是( )。

28.

当设计无要求时,沟槽底部开挖宽度与( )因素有关。

29.

以下行为会对施工企业升级申请和增项申请造成影响的有( )。

30.

下列管道修复的方法中,属于局部修复的是(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路改造工程,内容包括:①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病害进行处理、修复损坏的路缘石;②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③对原有管道、检查井进行修复。改造之后的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高分通关卷2

图1 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水泥混凝土路不同的脱空部位进行处理。包括严重脱空导致路面断裂的部位和局部脱空部位,其中对局部脱空板采用如下非开挖工艺流程进行处理:测量定位→A→B→交通控制及养护→弯沉检验。

事件二:水泥路面板处理完毕,加铺沥青前,项目部及时施作了功能层和其他辅助工作,然后进行了沥青面层的加铺。

事件三:沥青混合料运至工地后,管理人员检查了测温记录并进行了见证取样,然后进行分幅摊铺和碾压,其中碾压工序分为初压、复压、终压,碾压机械记录表如下表所示,沥青面层施工完成后,项目部进行了质量检验。

表1 碾压机械记录表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高分通关卷2

事件四:在对检查井内管道进行修复时,项目部安排的作业人员缺少施工经验,打开既有污水的井盖作散味处理就下井作业。致使下井的一名工人在井内当场晕倒,被救时已无呼吸。

【问题】

1.事件一中,写出局部脱空板处理工艺流程中A、B名称,并写出针对严重脱空导致路面断裂的部位的处理方法。

2.事件二中,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下面层前,应浇洒什么功能层?该功能层在本工程中还应在哪些部位应用?采用哪些材料?

3.事件二中,沥青面层加铺前,除了浇洒功能层之外,还应该做好哪些辅助工作?

4.事件三中,写出见证取样的具体要求,补全并改正碾压机械记录表。写出沥青面层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原材料除外)

5.针对事件四中发生的事故,写出项目部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2.

某公司承建一城市隧道工程,隧道全长1.2km,宽20m,位于城市商业中心,基坑周边有数座高层建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上、下共设置两道内支撑,其中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为钢管支撑,地面标高为0.0m,地下水位标高为-3.5m,基底标高为-5.5m,基坑周边设置真空井点降水,基坑开挖示意图如图3-1所示。项目部按照要求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高分通关卷2

图3-1 地铁车站明挖施工示意图

事件一:基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进行施工监测。基坑监测方案编制完成,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并经认可后开始实施监测。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基坑降水施工方案,其中真空井点施工流程如下:测量放线→打井孔(冲孔)→安放A(间距Xm、距开挖上口线不小于Ym)→投放滤料→封填B(地面以下Zm)并压实→安装集水总管、弯联管→安装水泵。

事件三:围护结构施工阶段,项目部采用后序桩软切割先序桩的工艺施工钻孔咬合桩,确定了图3-2所示咬合桩的施工顺序,并重点控制了后序桩进行软切割的施工时间。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高分通关卷2

图3-2 咬合桩施工示意图(A为非加筋桩;B为加筋桩)

事件四:基坑施工时,项目部合理安排了基坑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安装、拆除的施工顺序,包括:①安装第二道支撑;②安装第一道支撑;③施工冠梁;④拆除第一道支撑;⑤拆除第二道支撑;⑥拆除围檩;⑦施工围檩;⑧施做围护桩。基坑开挖至基底时,出现了基底隆起的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应急措施。

【问题】

1.计算本工程降低地下水的高程至少为多少米?写出本工程真空井点的平面布置形式。

2.改正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写出基坑监测方案的编制方和认可方,并写出监测成果的分类。

3.事件二中,写出A、B的名称,以及X、Y、Z的数值(范围)。

4.事件三中,写出图3-2中咬合桩的施工顺序(用9个桩号字母及“→”表示),以及后序桩进行软切割的施工时间。

5.事件四中,写出基坑围护结构与支撑安装和拆除的施工顺序(用序号和“→”表示)。

6.事件四中,写出基底隆起过大的可能原因,并写出项目部可采取的应急措施。

33.

某公司承建一城市地下隧道工程,长度4km,埋深(覆土深度)5m,净高4m,采用工作井+浅埋暗挖法施工。工作井深度为9.5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钢支撑,止水帷幕采用高压摆喷桩,工作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如图3所示。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高分通关卷2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项目工作井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工作井进行监测,监测单位进行现场调研后编制了监测方案,其中监测项目包括: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

支护桩顶部竖向位移、竖井井壁支护结构净空收敛。监测过程中发现桩顶水平位移变形量达到预警值,监测单位立即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了报告。

事件二: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了内支撑结构的选型,并在施工中坚持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事件三:工作井开挖至基底后,工作井侧壁局部位置出现少量漏水,水中夹带少量泥沙,项目部针对这种情况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

【问题】

1.改正图3中工作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不妥之处。

2.除钻孔灌注桩外,本工程的围护结构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3.事件一中,补充工作井监测方案中的应测项目;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时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事件二中,写出内支撑结构选型应符合的原则。

5.事件三中,针对工作井侧壁漏水情况项目部应采取哪些措施?

34.

某单位承建一条给水管道和燃气主管道,给水管道采用聚乙烯PE管,外径900mm,采用热熔连接方式,管道中心高程﹢18.00m,下设10cm厚的垫层。燃气管道设计压力为1.0MPa,DN1200mm,全长4.5km,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如图4所示。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高分通关卷2

事件一:沟槽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5m。

事件二:给水管道下管、安管完成后,项目部检查了管道接头的热熔连接质量。

事件三:燃气管道安装前,项目部编制了管道焊接及其质量检验方案,包含:①打底焊、②定位焊(点固焊)、③对口质量检查、④盖面焊、⑤焊缝内部质量检验、⑥焊缝外观质量检查、⑦填充焊等七项工序。燃气管道管道安装完毕后,依次进行了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问题】

1.本工程给水管道按受力变形特征属于何种管道?

2.写出本工程“给水管道”和“燃气主管道”的施工先后顺序,并说明施工顺序的原则。

3.事件一中,计算图4中的给水压力管道沟槽底部高程H以及本工程沟槽应分几层开挖。

4.事件二中,写出本工程管道热熔连接质量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比例。

5.事件三中,将燃气主管道焊接及质检工序排序(用序号①~⑦及“→”表示),并写出“打底焊”应采用的焊接工艺。

6.事件三中,写出燃气主管道“管道吹扫”的介质、“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严密性试验”的试验介质及合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