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导墙的材料、平面位置、形式、埋置深度、墙体厚度、顶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是( )。

2.

沥青路面结构中()有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的作用。

3.

下列公路工程质量事故中,属于较大质量事故的是()。

4.

下列公路工程设计变更中,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的是( )。

5.

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程序有:①整平原地面;②摊铺下层砂垫层;③机具就位;④割断塑料排水板;⑤插入套管;⑥机具移位;⑦拔出套管;⑧塑料排水板穿靴;⑨摊铺上层砂垫层。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

6.

无机结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不包括的技术内容是( )。

7.

有关加筋土挡墙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8.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正确的说法是

( )。

9.

工程量清单汇总表中的投标报价不包括( )。

10.

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的是( )。

11.

下列关于挖孔灌注桩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12.

关于高强度螺栓施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

关于小型构件预制场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14.

下列关于隧道光面爆破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15.

下列关于台阶法施工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16.

隧道开挖时,上部台阶的锁脚锚杆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方可进行下一台阶开挖。

17.

在公路工程施工进度“S”曲线中,实际线高于计划线时表明( )。

18.

施工单位应当每( )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19.

下列选项不可用于测定路基土方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有( )。

20.

施工项目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 )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项目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隧道水害的原因主要有()。

22.

下列公路工程常用流水参数,表示空间参数的有( )。

23.

关于分包合同和行为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24.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25.

中央分隔带纵向盲沟的反滤层材料可用( )。

26.

施工单位应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台账。机械设备档案主要包括( )。

27.

下列有关沉桩顺序,说法错误的是( )。

28.

关于钻孔灌注桩正循环回旋钻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29.

桥梁预制构件存放的相关规定中,说法正确的有( )。

30.

加固土桩适用于处理十字板抗剪强度不小于 10kPa、有机质含量不大于 10%的软土地基。加固土桩包括( )。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位于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方路网发达,交通运输较为便利。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主线长15Km。起讫桩号为K15+000~K30+000。行车道宽度为3.75m。

主要工程内容有:水稳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及路面排水等,路面结构如图1-1 所示。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高分密训卷1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路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监测监控等,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部按照要求进行了方案交底。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向X 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其由双方和Y 共同签字确认。

事件二:路面各层施工时,项目部配置以下主要机械设备:水稳拌合站,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纤维投料机、运输车,装载机、摊铺机,压路机,水泥浆洒布车,振动夯实机,智能沥青洒布车等。K17+100~K17+500 段基层在养生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经弯沉检测,结构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了防止后期发生质量病害,技术人员采取了灌缝处理措施。

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施工单位的部分做法如下:

①中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完成了成品改性沥青的招标工作,择优选择了一家实力特强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要求供货单位供货时需提供有关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两份技术资料;

②中面层施工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当日摊铺作业结束后,采用斜缝设置横向接缝;

③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材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较高,在正式开始上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选取了200m 路段作为试验段,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

事件四:K20+000~K25+000 段具备先行施工条件,施工单位决定将该段底基层、基层划分为4 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持续时间见表1。待基层施工完成后,对下、中、上面层不分段组织顺序作业,各层施工时间均为4 天,底基层与基层,基层与下面层之间的技术间歇均为4 天。

表1 底基层、基层分段持续时间(单位:天)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高分密训卷1

问题:

1.补充事件一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的另外两项主要内容。写出由X,Y 的名称。

2.补充事件二中路面各层施工时还需要的机械设备,写出基层收缩裂缝处理的其他两种措施。

3.写出事件三①中两份技术资料的名称,逐条判断②,③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根据事件四中的已知条件,计算K20+000~K25+000 段路面施工工期(单位:天),复制图1-2 到专用答题卡上,并完善基层与下面层的横道图。

表1-2 流水施工横道图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高分密训卷1

32.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其中左线长858m,右线长862m,隧道最大埋深98m,开挖宽度为9.64m,净空高度为6.88m,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YK9+928~YK10+004段为Ⅴ级围岩,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下图方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1、图2 所示,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动态指导设计与施工。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高分密训卷1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制定的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基本要求如下:

(1)开挖断面的质量,超欠挖处理、围岩表面渗漏水处理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受喷岩面应清洁。

(2)喷射混凝土支护应与围岩紧密粘结,结合牢固,不得有空洞。喷层内不应存在片石和木板等杂物。严禁挂模喷射混凝土。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进行仰拱及防水板施工作业时,采取了如下做法:

(1)Ⅳ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55±4m,Ⅴ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45±4m;

(2)仰拱施工采用左右半幅分次浇筑方式;

(3)无纺布与防水板应分别铺挂,无纺布铺挂完成后再挂防水板。无纺布应采用射钉加热熔垫固定,防水板应采用无钉铺挂。

【问题】

1.按照跨度分类,本隧道工程属于哪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2.根据图1 和图2,写出本工程所用开挖方法的具体名称,并写出该开挖工法所适用的工程范围。

3.分别给出(1)→(8)、(9)→(11)的施工顺序。

4.结合背景资料与技术规范,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制定的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基本要求是否齐全?如不齐予以补充,写出喷射混凝土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5.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33.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 K0+000~K48+000 段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公路靠近三峡某风景旅游区,沿线居民较多。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高分密训卷1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 1: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采购了马歇尔试验仪、恒温水槽、真空保水容器、烘箱、天平、温度计、卡尺等设备。试验室人员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得到了标准试件在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条件下的稳定度为 X;另外,将标准试件在 60±1℃恒温水槽中保温 48h,然后测试得到了其稳定度为 Y,计算得到 Z=Y/X×100%。

事件 2:施工单位在 K25+100 右侧设置了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接到当地居民举报,称施工单位造成了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实测 PM2.5 和 SO2等大气质量指标,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施工便道为简易土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

(2)运输砂石、矿粉的车辆未加盖,沿途遗洒、粉尘飞扬;

(3)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的烟尘敞口排放、严重超标。

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处以罚款。

【问题】

1. 本工程中基层混合料的拌合方法有哪两种?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工程宜采用哪一种?

2. 本工程路面结构的上面层和底基层在粒料级配方面分别有何要求?

3. 事件 1 中试验方法除了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外,还有什么用途?

4. 写出事件 1 中 Z 的名称,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什么性能的指标?

5. 针对事件 2 中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写出整改措施。

34.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为分离式双洞隧道,洞口间距 50m。其中左线长 3996m,进口里程桩号为 ZK13+956;右线长 4013m,进口里程桩号为 YK13+952。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YK14+020~YK16+200 段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其中,YK14+850~YK14+900 段穿越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带,为挤压强烈、地应力相对集中地段。

开工当年 10 月 5 日,该隧道右洞采用全断面开挖至 YK14+872 处,二衬距掌子面68m。

10 月 6 日,监理单位发现 YK14+859~YK14+866 段初期支护变形超限,立即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停止掘进。10 月 13 日,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的要求对变形超限段进行了处理。10 月 20 日,YK14+859~YK14+863 段发生塌方,至 10 月 23 日,塌方段在拱顶部位形成高2~3m,宽 2~3m,长 3~4m 的塌腔。

施工单位立即会同监理、设计和业主单位对塌方段进行了现场确认及变更立项,由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为防止类似的塌方事故发生,施工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对未塌方段的塌方预测。

10 月 27 日 8 时,在未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34 名工人进入洞内开展塌方段及未塌方段的处理作业,作业采用的台车上配备了普通配电箱和普通电源插座。10 时起,由于风机出现故障,洞内停止通风。11 时 20 分左右,右洞发生瓦斯爆炸,34 名工人全部罹难。

【问题】

1. 根据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

2. 指出施工单位的哪些错误做法可能导致了本次瓦斯爆炸事件。

3. 根据现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判断该事故等级。

35.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施工,路线全长30.85km,路基宽度为8.5m,路面宽度为2×3.5m。该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及路面工程等。为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防治桥头跳车,桥台与路堤交接处按图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地基清表、挖台阶、A 区域分层填筑、铺设土工格栅、设置构造物K、路面铺筑等。路面结构层如图所示,B 区域为已经填筑完成的路堤填筑区域。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一建《公路实务》高分密训卷1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针对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详细要求,现摘录4 条技术要点如下:

1.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下层质量出了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

2.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3.对无法使用机械摊铺的超宽路段,应采用人工同步摊铺、修整,并同时碾压成型;

4.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稳定中、粗混合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降低0.5~1.5 个百分点。

事件二:施工单位对K5+500~K5+800 路段的基层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及时实施养护,但因养护条件欠佳,导致基层出现了裂缝。经过弯沉检测,该段基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对裂缝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后,继续铺筑上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事件三: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完成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且经施工自检和监理检验评定均合格后,提出交工验收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查。交工验收申请书附自检评定资料和C 报告。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及时按规定提交了D 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监理总结报告。项目法人接受资料后及时按规定组织了交工验收。

问题:

1.写出桥头处治示意图中构造物K 的名称。

2.桥头处治示意图中A 区域应采用哪些特性的填料回填?

3.对事件一中的4 条技术要点逐条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写出两条可对事件二中裂缝修复的技术措施。

5.写出事件三中C 报告、D 资料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