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桥梁附属设施不包括( )。

2.

软基处理方法中,强夯置换应按照()的方式施工。

3.

某涵洞顶上面直接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按洞顶填土情况划分,该涵洞为( )。

4.

下列关于滑模摊铺机铺筑的说法,错误的是()。

5.

桥梁桩基钻孔时,钻渣从钻杆下口吸进,通过钻杆中心排出至沉淀池内,这种钻孔方法称为()。

6.

现场没有横断面设计图,只有施工填挖高度时,可用(??)放样路基边桩。

7.

普通混凝土路面的横向胀缝应包括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

8.

下列计划优化中,不属于公路施工组织资源利用优化的是( )。

9.

根据《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规则》,错误的是()。

10.

下列交通安全设施作用中,不属于护栏的作用的是( )。

11.

下列关于路基爆破施工工序中,排序正确的是( )。

12.

在进行压实度检测时,用于细粒土密度测试的方法是( )。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的类型不包括( )。

14.

按组成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密实悬浮结构的是( )。

15.

关于隧道施工洞内供电线路安装要求的说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

16.

关于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17.

下列监控系统子系统中,在逻辑构成上相对独立,在系统构成上则可以合在一起的是( )。

18.

关于超前管棚支护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19.

下列关于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的基本要求 ,说法错误的是 ( )。

20.

预案经评审后,由生产经营单位的( )签发后实施。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关于工程质量评定的方法,正确的有( )。

22.

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有()。

23.

关于采用不同性质的填料填筑土方路堤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2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宜采用( )施工。

25.

关于路基加宽施工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26.

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有( )。

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下列必须进行招标的是( )。

28.

关于桥梁工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

29.

试验检测台账分为管理和技术台账。下列属于管理台账的有( )。

30.

围岩自稳能力差的浅埋段,可选择辅助工程措施有(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山区高速公路,其中有一座21×40m 先简支后连续T 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北岸桥头距隧道出口30m,南岸桥头连接浅挖方路段,挖方段长约2km。该桥梁整体处于3.0%的纵曲线上,单幅桥设计横坡为2.0%。大桥采用双柱式圆形截面实心墩,墩身高度10m~40m,大桥立面布置示意图见图。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5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高度在20m 以内的墩身采用定制钢模板连续浇筑,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有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如下: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5

上式中的?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5为针对某些因素的影响修正系数,?H为有效压头高度。墩身浇筑时,由于混凝土落差大,故采用串筒输送入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倾倒混凝土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为2.0kPa。

事件二:施工单位拟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40mT 梁,架设方法如下:

(1)将轨道上拼装的架桥机前端推移到后跨,固定好架桥机;

(2)将预制梁由运梁车运至架桥机安装跨,两端同时起吊,横移桁车置于梁跨正中并固定;

(3)将梁纵移到后跨,固定纵移桁车,用横移桁车将梁横移到设计位置,下落就位;

(4)将一跨梁全部架设完,前移架桥机,重复上述程序进行下一跨梁的安装。

事件三:预制施工时,施工单位对梁长、梁端竖直度参数进行严格控制,T 梁安装严格按放样位置进行。T 梁安装完成后,发现梁端顶面与桥台台背之间间隙在20~30mm 之间,小于伸缩缝安装间隙要求。经检验,预制T 梁和台背各项检验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排除施工误差对梁端顶面与台背间隙的影响。施工单位采取调整支座垫石倾斜度、支座倾斜安装的做法弥补支座垫板未作调坡处理的缺陷。

事件四: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桥梁施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动态管理。

【问题】

1.根据大桥的地形条件,针对图的A、B、C 位置,T 梁预制梁场应设置在哪里合适?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一,计算墩身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侧压力的最大值,并指出计算公式中的?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5别是针对哪个因素的影响进行的修正。

3.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拟采用的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方法中下划线处描述的位置是否正确。如错误,请写出正确的位置。

4.说明事件三中T 梁梁端顶面与桥台台背之间间隙过小的原因。指出事件三中支座安装方法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5.是否需要对T 梁安装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动态管理,当哪些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2.

北方平原地区某一级公路位于主城区附近,沿线风景秀丽、居民较多,路线附近有大型湖泊。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26+500,双向四车道。该公路通车10 年后,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出现龟裂、车辙等病害,需要大修处理。经设计单位现场勘察,该公路基层承载力良好,设计方案采用现场热再生工艺。对四个行车道的上面层进行全厚度再生施工,然后罩一层3cm 厚的SMA-10 新面层。路面结构设计示意图如图 所示(全线无平曲线加宽、无桥梁隧道)。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5

路面结构设计示意图

因该工程施工时不能中断交通,施工单位采用“半幅双向放行,半幅封闭施工”的交通组织方案,并加强交通管制的和交通疏导。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某技术员编制的技术方案采用整形再生法施工,技术方案上报项目总工程师审阅,总工程师不予认可,要求采用重铺再生法。

事件二:重铺再生法的施工工序包括:A 铣刨翻松、B 搅拌、C 加热、D 添加再生剂、E 罩新面、F 摊铺碾压。该项目采用红外线加热,通过2 台加热器的加热,加热深度可达4~6cm。罩新面时,再生机前面装有一个集料斗,新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直接倒入集料斗内,由输送装置运送到后面的摊铺装置,然后把新混合料摊铺到经过再生的路面上,碾压成平整、密实的新路面。

事件三:新拌制的沥青混凝士采用集中拌和站拌和,为满足环保要求,拌合站设置在离起点较远的郊区,运输车上路桩号为K26+500,线外运输距离为5.75km。SMA-10 混合料的每公里综合运输费用为2.5 元/t,混合料出厂密度为2.0t/m3,松铺系数为1.14。

事件四: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或功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仪器设备应实施标识管理、分为管理状态标识和使用状态标识。使用状态标识用“绿”、“黄”、“红”三色标签进行标识。

【问题】

1.写出本工程的再生厚度,从再生厚度的角度分析事件一中总工程师不予认可整形再生法的理由。

2.写出事件二中工序A-F 的正确排序(以“B→D→A→.....”格式作答)。除事件二中的加热方式外,再生机还有哪些加热方式?

3.计算事件三中全路段新铺面层SMA-10 混合料的运输费用(单位:元,中间计算过程保留2 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写出事件四中“绿”、“黄”、“红”三色标签分别对应的设备使用状态。

33.

某公司承建一座桥梁工程。主线跨线桥I的第2联为(30m+48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预应力张拉端钢绞线束横断面布置如下图3所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5

事件一:箱梁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与试验规程要求对混凝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强度评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经试验测定,第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61.2MPa、51.5MPa,第二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4.7MPa、57.1MPa、50.5MPa,第三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1MPa、59.3MPa、68.7MPa。

事件二:施工单位编制了主线跨线桥I的第2联箱梁预应力的施工方案,内容如下:

(1)该预应力管道的竖向布置为曲线形式,确定了排气孔和排水孔在管道中的位置;

(2)确定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的方式;

(3)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和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

事件三: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对该箱梁施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对该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问题】

1.分别评定事件一中三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定值。

2.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孔和排水孔应分别设置在哪些位置?

3.写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并给出图中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用图中所示的钢绞线束的代号“Sll~S23”及“→”表示)

4.事件三中,是否需要对该箱梁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34.

某高速公路项目第6合同段为隧道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编制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依据风险评估结论,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

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隧道周边局部渗漏水,施工单位提出采取局部径向注浆处理的措施,并提出径向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径向注浆应在初期支护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进行,

(2)注浆范围宜控制在开挖轮廓线以外3~6m。

(3)径向注浆孔深应满足设计要求,最小深度不应小于3m,注浆管直径不宜小于40mm。

(4)注浆钻孔宜与开挖岩面呈10°~15°的倾斜角度。

(5)注浆可分段、分片进行,注浆顺序应从水多区域向水少区域方向进行,宜从下往上进行,可多孔同时注浆。

(6)注浆终压力宜为0.5~1.5MPa。

(7)仰拱径向注浆应根据拱墙注浆效果、隧底排水条件确定,应首先进行仰拱径向注浆。

事件2:在钻爆开挖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将关于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问题】

1.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请判断事件1中每项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2.事件2中,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技术交底,对钻爆开挖施工中的装药作业应审查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附录B,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风险评估报告包含的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