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预应力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不需要重新进行标定的情形是()。

2.

下列后张法预应力筋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是( )。

3.

下列选项中,最易导致路基横向裂缝病害的原因是()。

4.

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洞内交通量的变化及()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

5.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通常采用()施工。

6.

某项目2017年3月1日确定了中标人,2017年3月8日发出了中标通知书,2017年3月12日中标人收到了中标通知书,则签订合同的日期应该不迟于()。

7.

工程各合同段交工验收结束后,由( )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8.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桥头搭板的施工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9.

下列设计变更属于重大设计变更范畴的是( )。

10.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包括:①成本预测;②成本核算;③成本计划;④成本考核;⑤成本分析;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管理流程是( )。

11.

关于施工测量与工地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

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护7天后,施工需要通行重型货车时,应有专人指挥,按规定的车道行驶,且车速不应大于( )。

13.

既能测定各种土、路面材料的密度,又能测定其含水率的试验方法是( )。

14.

下列可采用喷锚衬砌的是( )。

15.

关于公路隧道逃生与救援的说法, 错误的是( ) 。

16.

隔离栅施工过程中关于立柱的埋设,正确的是( )。

17.

下列属于反循环回旋钻孔的特点的是( )。

18.

下列流水参数中,属于工艺参数的是( )。

19.

公路施工招标评标办法中综合评估法不包括( )。

20.

路基施工期间,有块办理过征地手续的农田因补偿问题发生纠纷,导致施工无法进行,为此延误工期 20 天,施工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关于施工单位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桥梁附属设施包括(??)。

22.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基础清单(试用)》,下列安全事故隐患中,属于洞内施工重大事故隐患GS-003的内容有( )。

23.

在低路堤地基处治中,以加强路基的整体强度及板体作用,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反射裂缝,在路基填筑时铺设( )。

24.

下列关于公路工程分包工程的管理说法正确的有( )。

25.

下列关于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治理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26.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选用沥青的说法,正确的有( )。

27.

下列属于现场热再生法技术应用的施工工艺的是( )。

28.

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应包括并纳入交竣工文件的是( )。

29.

关于先张法施工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30.

下列公路工程质量事故中,属于较大质量事故的是(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隧道工程,该隧道跨度为 16m。起讫桩号 K23+510~K26+235,全长 2725m。岩 性为砂岩、页岩互层,节理发育,有一条 F 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较丰富。隧道埋深 18~570m,围岩级别分 布如图 4 所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3

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喷锚初期支护+二次混凝土衬砌,Ⅳ、V 级围岩设钢支撑和仰拱。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制定了施工方案,部分地段采取了相应的施工方法如下:

(1)K23+510~K23+570 地段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环形开挖时循环进尺宜不大于 2 榀钢架间距。

(2)K23+570~K23+780 地段采用长台阶法施工,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挖。

(3)K23+780~K24+750 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为 4m 左右。

(4)K24+900~K25+000 地段采用 CD 法施工,临时支护拆除在仰拱施工之后进行。

事件 2:隧道开挖控制严格遵守“严格控制欠挖、尽量减少超挖”的原则进行。在 K26+000~K26+170段开挖时,因预留变形量值选择错误,导致沿设计轮廓线出现均匀超挖的问题。

事件 3:V 级围岩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初喷混凝土;②打设锚杆;③架立钢架;④挂钢筋网;⑤复喷混凝土。其中采用了钢架采用了型钢钢架。

事件 4:施工单位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项目开展季度检查,进度检查过程中,工程部门着重围绕项目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上次检查提出问题的处理情况等内容开展检查工作。检查发现该项目进度存在严重滞后情况,检查组要求项目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缩减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等举措进行进度调整;技术部门着重对该隧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问题】

1.按照隧道跨度和长度分类,该隧道分别属于哪种类型隧道?写出承接该项目的施工单位需要具备的最低隧道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2.逐条判断事件 1 中各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3.根据事件 2 分别写出预留变形量的正确选值和超挖的处理方法。

4.事件 3 中,写出正确的初期支护施工顺序(用编号表示,如①②......)。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哪种型式钢架?

5.补充事件 4 中进度检查的主要内容。写出进度计划调整通常采用的另一种方法。

32.

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为某一大型公路专业施工企业,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时作了如下控制:

(1)选用合格的石料进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站设置试验室,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拌合中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根据拌合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4)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5)主要压路机械采用两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两台16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6)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缝作了严格控制。

问题:

1.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合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3.混合料的运输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5.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6.请简述横接缝的处理方法。

33.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二级沿海公路工程,施工内容包括路基与路面工程,其中 K9+199~K9+244右侧沿海地段设置了挡土墙,挡土墙纵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3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挡土墙进行基坑开挖时,从 K9+244 开始,逐步开挖至 K9+199,分段位置宜结合构造物 A 设置确定。施工中严格控制基底高程,在基坑挖好后及时封闭坑底。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检验,检 验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硬质岩石上的浆砌片石基础宜满坑砌筑。浆砌片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 缝要有空隙并贯通。在基础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及时分层回填夯实。

事件二:挡土墙墙身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养护,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时,及时进行了墙背 回填。由于现场无砂性土、卵石土等透水性好的填料,因此应审核批准后墙背填料采用黏质土作为填 料。

事件三: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增加劳务人员。临时指派一名只有汽车驾驶证的洒水车司机,顶替请假没来上班的装载机司机作业。由于技术不熟练,不幸将装载机连人带车开到20m深的河坡下,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并造成 100 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问题】

1.写出示意图中构造物 A 的名称。

2.指出事件一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错误做法并进行改正。

3.针对事件二,写出采用黏质土作填料时的正确处理措施。

4.依据相关规定,简述安全事故分为几级?判断事件三中的事故属于哪级事故?

34.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9.755m。左线起止里程桩号ZK33+259~ZK37+099,进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15.654m,出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64.560m。右线起止里程桩号YK33+305~YK37+125,进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15.523m,出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64.972m。坡度17.22‰,围岩级别属于Ⅳ~Ⅴ级围岩,稳定性差。

隧道围岩软弱,薄层结构,节理很发育,岩体较破碎,隧道开挖时,产生掉块,岩层富水性中等,雨季有滴水渗水现象。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TSP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在隧道施工全过程中,通过对隧道围岩动态的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锚杆轴力、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施工监测典型的位移一时间曲线见下图。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3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如下:

事件1: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反馈信息,适时施作二次衬砌,并保证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地段不大于120m,Ⅴ级围岩地段不大于90m;同时为增加结构整体性,仰拱混凝土与拱墙混凝土同时施工。

事件2:在2017年9月26日由于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监理和监控单位提出衬砌施作时机施工,产生塌方事故,导致3人死亡,塌体矢高6m,跨度12m。施工单位仔细观测塌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塌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动情况等,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事件3:项目施工后,同时施工该条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调度(指令)电话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等子系统。

问题:

1、补充背景资料中浅埋段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2、背景资料中位移一时间曲线代表围岩处于何种状态,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措施?

3、指出并改正事件1中的错误之处。

4、补充事件3的监控系统子系统。

5、根据2007年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背景中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