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物质奖励比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请你就这一观点做出判断和分析。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物质奖励对学习具有激励作用,但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消极作用。物质奖励属于外部奖励,只有对缺乏内部动机的活动运用物质奖励,才可能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而对已有内部动机的活动运用物质奖励,并不一定会起到激励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
在课堂教学中,表扬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学生适当的行为,对他们表现出的期望行为提供反馈。表扬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具体性、可靠性以及行为结果的依随性。如果表扬不具体,表扬的行为缺乏真实性或是表扬的时机不恰当,都会影响表扬的效果。
综上,从作用性质上看,正确运用物质奖励和表扬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如果运用方式不当,也有可能阻碍学习动机的激发。从作用大小上看,物质奖励和表扬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情境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两种方法的作用大小是因人因事而异的,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查看答案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 查看答案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 查看答案
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查看答案